腐败者十种不良心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孙世全
目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愿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被双开,说明了反腐败工作卓有成效并任重道远。这种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客观原因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和某些腐败者的种种不良心理息息相关。
一是实用心理。有些腐败者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视手中的权力为私有财产,错误地认为“廉洁从政吃亏,艰苦奋斗太傻”、“权力是个人奋斗换的”。一旦权力在握,便不顾一切地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权”上贪,“权”上收,“权”上挪,最终导政权力商品化,以权换钱,以权换色。尤其是一些即将离退休的领导干部,眼看权势和地位就要失去,萌发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心态,于是,不择手段,聚敛钱财。
二是攀比心理。有的腐败者比奢侈豪华。比谁家楼堂馆所选的地皮好,盖的档次高;比谁家倒卖倒买的进口走私车豪华;有的比吃喝规格。比宾馆饭店星级,比菜系、风味,比药膳、陪客级别,比“三陪”助兴。有的比及时行乐。比赌博下的赌注大,赢的黑钱多,比陪随的女人年轻、标致、个数多,比公款周游列国,去过夜总会。等等。在攀比中常常是一掷千金、万金,大慷公家之慨。
, 百拇医药
三是侥幸心理。有些腐败者善于投机取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以为手段高明,干得巧妙,况且未必偶尔干一次就被发现;一次两次尝到了甜头,虽心有余悸,却无人查究,“鼓皮上的麻雀闹大了胆”,党纪和法律观念逐渐淡薄,屡试不爽,直到败露。有些腐败者则孤注一掷。被巨款重财所诱惑,抱着“查出来倒霉,吃苦一辈子;查不出来是‘运道’,享乐一辈子”的思想而铤而走险。
四是补偿心理。有些腐败者则认为自己身居某一层次,在政治上到了头、上了顶,或者认为在政治上达不到目的,转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攫取金钱。
五是为“公”心理。有些腐败者打着为集体的招牌,谋求政策规定以外的特权,收入不上账或设账外账,设小金库、小家当,或者公款私存,一把手一支笔,随便点头,信手批条,花钱大手大脚。
六是享受心理。有些腐败者消费欲望高而实际收入低,既贪图享受,又不想自己掏钱,或囊中羞涩掏不出钱,便千方百计利用公款出入轿车,游山玩水,流连宾馆,大吃大喝。认为“吃点喝点,玩一玩不算什么”,“捞万元钱要处分,吃个‘万元肚’不会被处分。”有的则思想颓废,一味追求性刺激,玩女人,包“二奶”,甚至公费嫖娼,求肉体上的快感,补精神上的空虚。
, 百拇医药
七是有恃无恐心理。有些腐败者的关系网盘根错节,认为上有保护伞,下有关系网,谁也奈何我不得。因而无所顾忌,顶风作案。
八是廉洁吃亏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清正廉洁,可是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心想大家都在腐败,自己不腐败吃亏。
九是贪得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名利不缺,但是依然对金钱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他们不停地攫取金钱,同时也是不断的自掘坟墓。
十是冒险心理。有些腐败者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一旦大权在握,便不顾一切地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其实,贪污、贿赂者并非不知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但他们信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信条,在他们眼中,利益的诱惑远大于对法律的恐惧,为此他们甘冒一切风险。显然,冒险心理强化了贪污、贿赂犯罪动机。
当然腐败者走上犯罪道路,决不仅仅是某一种不良心理使然,往往是多种不良心理相互影响的结果。, 百拇医药
目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愿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被双开,说明了反腐败工作卓有成效并任重道远。这种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客观原因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和某些腐败者的种种不良心理息息相关。
一是实用心理。有些腐败者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视手中的权力为私有财产,错误地认为“廉洁从政吃亏,艰苦奋斗太傻”、“权力是个人奋斗换的”。一旦权力在握,便不顾一切地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权”上贪,“权”上收,“权”上挪,最终导政权力商品化,以权换钱,以权换色。尤其是一些即将离退休的领导干部,眼看权势和地位就要失去,萌发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心态,于是,不择手段,聚敛钱财。
二是攀比心理。有的腐败者比奢侈豪华。比谁家楼堂馆所选的地皮好,盖的档次高;比谁家倒卖倒买的进口走私车豪华;有的比吃喝规格。比宾馆饭店星级,比菜系、风味,比药膳、陪客级别,比“三陪”助兴。有的比及时行乐。比赌博下的赌注大,赢的黑钱多,比陪随的女人年轻、标致、个数多,比公款周游列国,去过夜总会。等等。在攀比中常常是一掷千金、万金,大慷公家之慨。
, 百拇医药
三是侥幸心理。有些腐败者善于投机取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以为手段高明,干得巧妙,况且未必偶尔干一次就被发现;一次两次尝到了甜头,虽心有余悸,却无人查究,“鼓皮上的麻雀闹大了胆”,党纪和法律观念逐渐淡薄,屡试不爽,直到败露。有些腐败者则孤注一掷。被巨款重财所诱惑,抱着“查出来倒霉,吃苦一辈子;查不出来是‘运道’,享乐一辈子”的思想而铤而走险。
四是补偿心理。有些腐败者则认为自己身居某一层次,在政治上到了头、上了顶,或者认为在政治上达不到目的,转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攫取金钱。
五是为“公”心理。有些腐败者打着为集体的招牌,谋求政策规定以外的特权,收入不上账或设账外账,设小金库、小家当,或者公款私存,一把手一支笔,随便点头,信手批条,花钱大手大脚。
六是享受心理。有些腐败者消费欲望高而实际收入低,既贪图享受,又不想自己掏钱,或囊中羞涩掏不出钱,便千方百计利用公款出入轿车,游山玩水,流连宾馆,大吃大喝。认为“吃点喝点,玩一玩不算什么”,“捞万元钱要处分,吃个‘万元肚’不会被处分。”有的则思想颓废,一味追求性刺激,玩女人,包“二奶”,甚至公费嫖娼,求肉体上的快感,补精神上的空虚。
, 百拇医药
七是有恃无恐心理。有些腐败者的关系网盘根错节,认为上有保护伞,下有关系网,谁也奈何我不得。因而无所顾忌,顶风作案。
八是廉洁吃亏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清正廉洁,可是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心想大家都在腐败,自己不腐败吃亏。
九是贪得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名利不缺,但是依然对金钱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他们不停地攫取金钱,同时也是不断的自掘坟墓。
十是冒险心理。有些腐败者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一旦大权在握,便不顾一切地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其实,贪污、贿赂者并非不知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但他们信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信条,在他们眼中,利益的诱惑远大于对法律的恐惧,为此他们甘冒一切风险。显然,冒险心理强化了贪污、贿赂犯罪动机。
当然腐败者走上犯罪道路,决不仅仅是某一种不良心理使然,往往是多种不良心理相互影响的结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