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力量
早在十几年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专家帮助我国许多地区推广了儿童肺炎、腹泻病的适宜防治技术,并为我国300个县培训了36万名乡村医生。但多年后的回访令人大失所望:到回访时还坚持按当初培训方案做的乡村医生已经很少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此十分痛心。而当2006年和2007年全国两会关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问题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真正期盼的改革将逐步得到实现,结果甚至可能超越他们的期待。
前两年,中国医改是否成功的争论尚在进行中,城市社区医疗和新农合业已成为医改的“探路先锋”。2007年全国两会议程虽然才过半,但大力促进基层医疗改革的各项政策已在各类官方场合明确地公之于众了。政策方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也表示,将尽心尽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主动买单,逐步加大投入。
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两大宏观支持已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就要看如何落实。我们看到,基层硬件设施的完备已在2006年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少地方的社区医疗机构开始试点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各地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也大幅增加。到了2007年,包括制度、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等在内的软件建设提上日程。怎样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完善软件建设?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小规范”做起。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现在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推广的适宜技术在相当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未能采用?为什么经培训后的全科医生采用适宜技术的还不多?关键问题在于廉价安全的适宜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治疗规范。何时用高价高新技术?何时用适宜技术?面对复杂而紧急的病情,前者往往成为基层医生的首选,适宜技术的益处依然未能落在老百姓头上。而只有制定疾病的基本医疗诊疗常规,才能使基层医生有章可循,适宜技术才有“合法的用武之地”。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代表举例说,去年,天津市有7家医保定点医院试点《基本医疗保险临床诊疗常规》,试点前阑尾炎治疗费均值为5632元,试点后降至3100元,被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的适宜技术也应借鉴这一做法。当然,此一规范的制订牵涉到实施某项技术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技术研究等方面,但首先要“以制定诊疗常规为突破口”,解决相关问题,医改政策、资金扶持才有了转化落实的目标。
令人欣喜的是,落实政策的改革思路已在进行当中,比如SFDA不久前推出的廉价药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品种目录以及将会推出的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必将受益,这一规范医疗服务供求双方的政府行为,为防止过度医疗提供保障,为基层医生合理施治提供指导,能促进基层医疗的良性发展。规范的力量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百拇医药(林碧莲)
前两年,中国医改是否成功的争论尚在进行中,城市社区医疗和新农合业已成为医改的“探路先锋”。2007年全国两会议程虽然才过半,但大力促进基层医疗改革的各项政策已在各类官方场合明确地公之于众了。政策方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也表示,将尽心尽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主动买单,逐步加大投入。
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两大宏观支持已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就要看如何落实。我们看到,基层硬件设施的完备已在2006年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少地方的社区医疗机构开始试点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各地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也大幅增加。到了2007年,包括制度、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等在内的软件建设提上日程。怎样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完善软件建设?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小规范”做起。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现在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推广的适宜技术在相当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未能采用?为什么经培训后的全科医生采用适宜技术的还不多?关键问题在于廉价安全的适宜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治疗规范。何时用高价高新技术?何时用适宜技术?面对复杂而紧急的病情,前者往往成为基层医生的首选,适宜技术的益处依然未能落在老百姓头上。而只有制定疾病的基本医疗诊疗常规,才能使基层医生有章可循,适宜技术才有“合法的用武之地”。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代表举例说,去年,天津市有7家医保定点医院试点《基本医疗保险临床诊疗常规》,试点前阑尾炎治疗费均值为5632元,试点后降至3100元,被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的适宜技术也应借鉴这一做法。当然,此一规范的制订牵涉到实施某项技术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技术研究等方面,但首先要“以制定诊疗常规为突破口”,解决相关问题,医改政策、资金扶持才有了转化落实的目标。
令人欣喜的是,落实政策的改革思路已在进行当中,比如SFDA不久前推出的廉价药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品种目录以及将会推出的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必将受益,这一规范医疗服务供求双方的政府行为,为防止过度医疗提供保障,为基层医生合理施治提供指导,能促进基层医疗的良性发展。规范的力量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百拇医药(林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