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5425
对新医改方案的三个期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5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3.15
     郭松民

    新的“医改草案有望年内出台”——这是全国两会上所传出的一个非常令人高兴的消息。针对有的政协委员批评“政府在医改方案上的态度有点遮遮掩掩”,卫生部长高强表示“这个医改的底稿将在年内搞出来”同大家见面。(据3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这就对了!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何况新的医改方案还很有可能是一个漂亮媳妇,是应该请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以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虽然未来的医改方案还被卫生部养在深闺,但我却对它充满了期待,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期待新的医改方案,要体现在生命权、健康权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上一次医改方案下形成的现行的医疗体制,之所以会被认为“不成功”,如果说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没有坚持这一原则,而是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取而代之,只认钱,不认人。新的医改方案,一定要在这方面设置一条底线,不管最后的费用由谁来承担,这样的现象是应该杜绝的,否则我们就不能以文明社会自命。

    二是期待新的医改方案,能够有助于把医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医术高明的“白衣天使”,而不能像现在这样让患者谈医色变。在新的医疗体制中,医生的地位应该是超然的,医生应该“不能”也“不必”通过“宰”病人而增加自己的收入。他(她)只需要考虑如何向患者提供最适合的医疗服务而不用考虑其他。医生的待遇问题应该通过某种机制,可以随着他的医术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而自动得到解决。

    三是期待新的医改方案,能够扭转目前城乡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统计显示,如今医疗条件最好的北京,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6.31,条件最差的贵州只有1.25,两者相差4.2。目前,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居民享受着2/3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占85%的农村人口却仅获得不足1/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这种状况是非常不合理的。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则任何医改方案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如何保证这三个期待能够体现在最后定稿的医疗改革方案中,我觉得最核心的一条,是要让各利益相关方都有充分参与表达的权利,尤其是要保证患者特别是农民的参与权利。但关于这一点,高强部长的表态让我有一丝不安。他说:“医改方案的制定,民主程序一定要走。”一个“走”字,有一点漫不经心,轻描淡写,还容易让人联想到“走过场”。在我看来,参与不能是程序性的,而必须是实质性的,它应该一个反复博弈、反复修改、反复磨合,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则新的医改恐怕就难免会重蹈上次医改“不成功”的覆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