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19233
该好好反思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3.20
     一个原本最有希望借机确立中国中药国际地位的药品,一个最有希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的产业,一个只有中国享有知识产权和资源优势的品种——青蒿素,在中国人的希望、中药的希望燃起两年之后,居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我们不得不说,青蒿素今日的尴尬,源于我们自己在两年前种下的苦果。

    当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历经艰辛,开发出独特的抗疟疾药品,中国人由此产生的兴奋与自豪是无以言表的。但是,之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的市场都做了些什么,是如何表现的,却是值得好好反思的。

    强烈的市场诱惑,使得部分企业甚至地方政府以为赚钱的机会来了。圈地、扩种,资本迅速向青蒿产业聚拢。例如,重庆目前已占有世界青蒿资源的80%,并曾宣称要进一步提高份额。同时广西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到2010年要实现年销售10亿元人民币以上,占中国市场的50%以上。而与此相对应的生产加工企业也可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从事青蒿加工生产的企业由最初的几家到几十家,发展到今天的上百家。而青蒿素的实际需求量是多少呢?据估算,2006年大概需要青蒿叶2.8万吨,如果青蒿每亩产量是150公斤,那么20万亩左右的产量就能满足全部市场需求。但2006年我国青蒿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实际保苗大约30万亩)。如此巨大的供求差异,原材料价格焉有不降之理?原材料价格暴跌,成品价格能维持多久?
, http://www.100md.com
    在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沉湎于青蒿素“大跃进”的时候,国外的企业、政府又在做些什么呢?一方面,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其采购计划以后,我们的邻国越南也开始大量种植和加工青蒿素;另一个邻国印度不但自己生产和加工,而且加大了从中国进口原料的步伐,据海关统计,印度已经成为中国青蒿素原料出口最大的市场。他们从中国进口原料药以后,再经过加工供应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独占青蒿素原料的资源优势,一些国家为摆脱原料的束缚,开始另辟蹊径。据说,瑞士诺华公司就和相关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可能在非洲建成一个面积大约10000公顷的青蒿种植基地。为了降低青蒿素的造价,美国的科研人员们决定在实验室中人工制造艾蒿中所含的抗疟疾物质。如今,在1200万美元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联手加州的一家生物公司共同致力于通过转基因工程来研制药物。据悉,这种人工合成的青蒿素价格将只有原来的一半,而且药物的供应源也相对稳定,不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上述种种,哪一个不会对中国的青蒿素生产造成冲击?
, 百拇医药
    两耳不闻国际事,一心热衷青蒿素。我们的企业对内看不到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可能造成的伤害,对外不能及时掌握各国相关企业的动态,盲目扩张,闭门造车,难免重蹈某些行业的覆辙。

    当然,光感叹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发挥“另一只手”的作用。蜂拥而至,树倒猢狲散,这是中国企业、行业的通病。一种产品被看好,所有企业都会削尖了脑袋挤进来,唯恐错过;行业不景气时,又会各奔东西,谁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采购青蒿素作为抗疟药品,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机遇和商机。为了行业的有序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比如统筹规划,比如严格准入,从宏观层面对行业的发展加以引导?

    其次,行业协会或商会应该如何作为。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任何企业都难免有些想法,甚至是投机的想法。恰恰是某些投机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扰乱市场秩序。比如,有的企业加工了一吨甚至几千公斤就以它认为合理的价格寻求买家,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只能通过行业协会加以制止。青蒿素从如日中天到走入低谷,在两年的时间里,行业协会少有作为。

    第三,应该建立行业危机预警机制。应该加强行业产能的统计工作,发布产能公报,为正在从事本行业或准备加入的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和分析报告,做到信息渠道顺畅,信息共享,减少盲目,避免浪费。

    (刘玉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