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使命感穿透了我们的骨子
居住的城市,似乎看不到冬天的影子,暖冬,出奇地燥热。但这并不妨碍日历瘦成薄薄的几页。商场开始打折促销,媒体开始了不同类型的盘点——2006年正在以惯常的方式向我们告别。
这一年,“齐二药”、“欣弗”等恶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几家企业被推向风尖浪口,或备受争议,或落马折戟,使人们对药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规范药品市场大整顿等一系列医药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产业格局已悄然发生改变,并在到来的2007年继续着深刻变革。医药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行走在最热闹的人群和最偏僻的山野,观察着最喧闹的人生和最沉寂的命运,医药媒体,这个职业让我们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一年如此丰富,又如此深刻。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一年告别?
接力式肩负使命
使命感决定影响力。其实,对一家媒体而言,使命感与影响力可以说是单纯的、直线式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使命感强是媒体具有相应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但媒体的影响力并不是一下子竖立起来的,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影响力培植来完成。这个培植的过程,包容在媒体一切的活动之中,从内容到形式,从理念到文化。选择一个重要的契机,在受众中张扬自己的影响力。
, 百拇医药
“我们从里面看”、“七年之养”这两次主题策划就是《医药经济报》抓住了契机,是影响力的两次连续爆发。
记得在一次部门选题会上,总编辑陶剑虹面色凝重地走进会议室跟大家说,在医药行业因个别企业遭受公众误解、脆弱如游丝的关键时刻,专业媒体必须有忧患意识,担负起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用自己专业而独特的视角,把专业与事实相融合进行梳理,并站在展望的角度,张扬一种建设性的视角,校正公众偏颇的天平。陶总这一席话说得在座的都神色严峻,历史使命感像呼啸凛冽的北风一下子穿透了大家的骨子。
是啊,对于中国药业而言,2006年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药品降
价、反商业贿赂、规范药品市场大整顿,等等,都集中在这一年。风云际会,情势变迁,过去隐而不见的问题都将一一浮现。
使命感就是执行力。一夜之间,“我们从里面看”这份饱含着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寄托着美好期待和认真思考,带着大问题大智慧,寻找中国药业发展大筹码,对接世界药业发展大血脉的策划很快沉甸甸地出炉。
, 百拇医药
在以一棵大树的树根和抽象化的苹果为主要背景、一幅简单的水墨图案的一版上,“七年之养”四个说明特刊主题的大字像中国书法那样飞舞。该策划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重塑激情。在这条主线上,我们看到以下的内容:产业观察、研发、模式、品牌、中药、内企、外企、新医改、国际化。而所有这些内容,又被分割、组合到了10个版的“重塑激情”、“本命年”、“快公司”、“未解决”四卷式的板块中。条纵结合的方式,让“重塑激情”这个主题更加鲜明、更为突出。
从“我们从里面看”到“七年之养”,这种带有接力式的主题策划,体现的正是媒体的一种使命感。这,意味着媒体的历史责任,也意味着媒体的独特审视,更意味着媒体要与中国药业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主题紧密相连——要害之处就是能不能拿出硬朗的自立精神,“今天的历史由我们昨天铸就,明天的历史我们此刻展望。我们放眼明日的清晰,我们着手思考成长的模式与尊严,我们执着自信而开放的行动。”——这就是我们对责任的陈述,对中国药业发展的审视。
年终盘点,“回顾”固然是主菜,而“展望”也不可缺少。如何着眼于在回顾中展望,而且很好地将回顾与展望结合起来,通过展望,张扬一种建设性的视角?“我们从里面看”、“七年之养”这两个策划都试图将回顾与展望结合起来。事实上,在每一个版块每一个版里面都有意无意地在认真嫁接,但总有一种不直白不大胆的嫌疑,似乎不愿给“展望”留更多的版面空间。“建设性”打了折扣,少了点清晰的指导性,多了份悲观的色彩,满纸凝重,这使命感也就犹如一个行人只走到了一半,有了任务尚未完成的感觉。
, 百拇医药
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
“不知苹果长得什么样?”这句话是做“七年之养”头版的心态,也反映了每一次做策划的头版时考虑用虚图还是用实图的问题。
在定“七年之养”头版图片的时候,仍然准备了几张假想图片,大家也都有不同看法。认为其中一张不太好,有变形,看不出苹果的全貌。问题是:这几张图片,哪一张你愿意多看一眼?如果让你决定,哪一张最适合头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张图片看着亲切,但是有些变形,看不出全貌,也许这正是需要的效果。另一张图片很平庸常态,画面全些,太实,不适合上头版。
这不仅是做策划时一个头版的问题,每期都有不同的头版,也有不同的见解,但这次与以往的稍有不同的争议是,如何面对平庸。而这关键在于,不是没有能力发现好的图片,而是在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中,作何选择?
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致命的缺陷,就选择有缺陷的精彩。在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时,两害相衡趋其轻,哪怕有缺陷,哪怕只精彩那么一点点。
是啊,有平庸也有精彩。“七年之养”也不例外,陶总给“七年之养”头版评了60分,勉强及格。正因为这样,才有进步的余地和前进的动力。但愿陶总下次给80分,但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这一席话说得在座的都神色严峻,历史使命感像呼啸凛冽的北风一下子穿透了大家的骨子。, 百拇医药(许宁生)
这一年,“齐二药”、“欣弗”等恶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几家企业被推向风尖浪口,或备受争议,或落马折戟,使人们对药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规范药品市场大整顿等一系列医药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产业格局已悄然发生改变,并在到来的2007年继续着深刻变革。医药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行走在最热闹的人群和最偏僻的山野,观察着最喧闹的人生和最沉寂的命运,医药媒体,这个职业让我们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一年如此丰富,又如此深刻。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一年告别?
接力式肩负使命
使命感决定影响力。其实,对一家媒体而言,使命感与影响力可以说是单纯的、直线式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使命感强是媒体具有相应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但媒体的影响力并不是一下子竖立起来的,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影响力培植来完成。这个培植的过程,包容在媒体一切的活动之中,从内容到形式,从理念到文化。选择一个重要的契机,在受众中张扬自己的影响力。
, 百拇医药
“我们从里面看”、“七年之养”这两次主题策划就是《医药经济报》抓住了契机,是影响力的两次连续爆发。
记得在一次部门选题会上,总编辑陶剑虹面色凝重地走进会议室跟大家说,在医药行业因个别企业遭受公众误解、脆弱如游丝的关键时刻,专业媒体必须有忧患意识,担负起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用自己专业而独特的视角,把专业与事实相融合进行梳理,并站在展望的角度,张扬一种建设性的视角,校正公众偏颇的天平。陶总这一席话说得在座的都神色严峻,历史使命感像呼啸凛冽的北风一下子穿透了大家的骨子。
是啊,对于中国药业而言,2006年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药品降
价、反商业贿赂、规范药品市场大整顿,等等,都集中在这一年。风云际会,情势变迁,过去隐而不见的问题都将一一浮现。
使命感就是执行力。一夜之间,“我们从里面看”这份饱含着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寄托着美好期待和认真思考,带着大问题大智慧,寻找中国药业发展大筹码,对接世界药业发展大血脉的策划很快沉甸甸地出炉。
, 百拇医药
在以一棵大树的树根和抽象化的苹果为主要背景、一幅简单的水墨图案的一版上,“七年之养”四个说明特刊主题的大字像中国书法那样飞舞。该策划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重塑激情。在这条主线上,我们看到以下的内容:产业观察、研发、模式、品牌、中药、内企、外企、新医改、国际化。而所有这些内容,又被分割、组合到了10个版的“重塑激情”、“本命年”、“快公司”、“未解决”四卷式的板块中。条纵结合的方式,让“重塑激情”这个主题更加鲜明、更为突出。
从“我们从里面看”到“七年之养”,这种带有接力式的主题策划,体现的正是媒体的一种使命感。这,意味着媒体的历史责任,也意味着媒体的独特审视,更意味着媒体要与中国药业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主题紧密相连——要害之处就是能不能拿出硬朗的自立精神,“今天的历史由我们昨天铸就,明天的历史我们此刻展望。我们放眼明日的清晰,我们着手思考成长的模式与尊严,我们执着自信而开放的行动。”——这就是我们对责任的陈述,对中国药业发展的审视。
年终盘点,“回顾”固然是主菜,而“展望”也不可缺少。如何着眼于在回顾中展望,而且很好地将回顾与展望结合起来,通过展望,张扬一种建设性的视角?“我们从里面看”、“七年之养”这两个策划都试图将回顾与展望结合起来。事实上,在每一个版块每一个版里面都有意无意地在认真嫁接,但总有一种不直白不大胆的嫌疑,似乎不愿给“展望”留更多的版面空间。“建设性”打了折扣,少了点清晰的指导性,多了份悲观的色彩,满纸凝重,这使命感也就犹如一个行人只走到了一半,有了任务尚未完成的感觉。
, 百拇医药
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
“不知苹果长得什么样?”这句话是做“七年之养”头版的心态,也反映了每一次做策划的头版时考虑用虚图还是用实图的问题。
在定“七年之养”头版图片的时候,仍然准备了几张假想图片,大家也都有不同看法。认为其中一张不太好,有变形,看不出苹果的全貌。问题是:这几张图片,哪一张你愿意多看一眼?如果让你决定,哪一张最适合头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张图片看着亲切,但是有些变形,看不出全貌,也许这正是需要的效果。另一张图片很平庸常态,画面全些,太实,不适合上头版。
这不仅是做策划时一个头版的问题,每期都有不同的头版,也有不同的见解,但这次与以往的稍有不同的争议是,如何面对平庸。而这关键在于,不是没有能力发现好的图片,而是在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中,作何选择?
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致命的缺陷,就选择有缺陷的精彩。在没缺陷的平庸和有缺陷的精彩时,两害相衡趋其轻,哪怕有缺陷,哪怕只精彩那么一点点。
是啊,有平庸也有精彩。“七年之养”也不例外,陶总给“七年之养”头版评了60分,勉强及格。正因为这样,才有进步的余地和前进的动力。但愿陶总下次给80分,但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这一席话说得在座的都神色严峻,历史使命感像呼啸凛冽的北风一下子穿透了大家的骨子。, 百拇医药(许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