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5117
谁是平价业态的首创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1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3.21
谁是平价业态的首创者?

     2001年10月27日,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在长沙的湘雅店隆重开张。“老百姓”湘雅店经营面积1200平方米,品规5000个以上,开业当天打出了“比国家核定零售价低45%”的降价大旗,从此以后,“老百姓”作为平价药房的旗手走向全国;“老百姓”湘雅店也以日均销售20万元的营业额和平价运动起源地的身份,理所当然地成为老百姓大药房的旗舰店。在2003年中国连锁药店20强评比中,“老百姓”以年销售额7.25亿元的业绩名列第四,成为当年20强中唯一入选的平价药房;而在2005和2006两年的连锁百强评比中,“老百姓”又分别以18.2亿元和21.8亿元名列榜首。基于此,业内大都把“老百姓”视为平价药房的集大成者和领先者,也把平价业态首创者的桂冠戴在老百姓头上。

    事实上,如果从时间上对中国平价药房的出现进行排位,最早的平价药房并不是“老百姓”。同属平价药房第一梯队的湖南益丰大药房,2001年6月9日在常德开出了一家500平方米的平价药房,打出的口号为“开架自选,平价销售”和“销售药品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以上”(当时,“老百姓”的现任董事长谢子龙尚在益丰担任副总经理,业内传言,谢子龙受益丰平价药房的启发到长沙开办老百姓大药房)。所以,当老百姓大药房宣称为全国最早的平价大药房时,湖南益丰第一个跳出来据理力争,称“最早”应该属于自己。再深究下去,也有人说,哈尔滨宝丰药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7日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开设的“宝丰药品总汇”是中国最早的平价药房。宝丰药品总汇当时的经营面积有4000平方米,经营品规6000种以上,降价幅度也在40%~45%,其经营理念为“为百姓节省每一分钱”。2003年,哈尔滨宝丰药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逾6亿元,再加上当年宝丰跨区在南京、杭州开办了3家平价药房,引起同行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平价药房发起者的哈尔滨宝丰药业,一度成为平价药房代表。
, 百拇医药
    在宝丰之前,国内打平价牌的药店应该是2000年6月30日深圳友和医药有限公司开办的福华店。据媒体报道,这家药店采取大幅降价的措施,其15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容纳了6000多个产品,当时每天吸引进店的顾客超过1万人,日均销售10万元(笔者去年专程探访过位于深圳的这家药店,发现其经营场所已由地面转入地下,销售额也只有从前的一半)。

    再往前看,2000年5月27日,四川成都福利大药房推出“全市最低价”,与随后在7月2号跟进的四川天源堂药店共同发起了声名远扬的四川成都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大战。而在云南昆明,早在1999年,就诞生了2000多平方米的开架式平价药房,使昆明成为全国最早的药品价格战发祥地。据报道,昆明的这场平价大战,是现在云南著名的鸿翔集团一心堂连锁和当时的昆百大药房等发起的。如果这种说法属实的话,昆明可算是中国平价药房的源头。

    另据一些公开报道称,2000年6月3日,辽宁省第一家平价药店沈阳维康大药房正式成立。2000年9月28日,南京非常大药房在中央门开出了第一家分店,随即以全市最低价的口号吸引顾客。2001年12月,武汉隆泰大药房、武汉汉深都开出了它的第一家平价药店;也差不多在同时,北京的第一家平价大药房德威治以平价方式进驻北京。
, 百拇医药
    汇总上述国内平价药房的成立时间,虽然有一些线索还需进一步厘清,但我们基本上对谁是平价业态的首创者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笔者曾对平价药房进行过这样的界定:“以消费者主动选择为前提,以能够进行比较的价格进行低价交易的大型药店”,但笔者同时也对平价药房的业态划分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即要把场地、人员、商品、设备(开架自选等)资本等经营要素与市场营销(如持续性价格战)、商业职能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平价药房这种业态是否真正创立和得到了推进、发展。如果由此观之,平价药房成立的时间固然重要,但从业态上考虑平价药房是否创立,而且这种业态有没有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快速发展和产生较大影响等,似乎也应该是判断“谁是平价业态首创者”的重要参考因素。

    因此,根据现有的材料,笔者倾向于把平价业态的首创者认定为深圳友和、成都福利、沈阳维康、哈尔滨宝丰、湖南益丰、湖南老百姓、武汉隆泰等,其中,湖南老百姓、哈尔滨宝丰、湖南益丰最为著名。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现代流通中心特约研究员), 百拇医药([探索与思考•代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