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40189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诱导治疗效果良好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10期
     最近法国学者报告,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对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诱导治疗方案,且对患者随后进行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不会产生负面影响。[Haematologica 2006, 91(11):1498]

    既往初治MM患者ASCT前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通常不足10%,该研究的目的是在ASCT前的诱导方案中加入靶向性治疗新药——硼替佐米,以提高移植前的完全缓解率以及移植后的反应率和生存率。

    在该项开放式Ⅱ期研究中,既往从未接受过化疗的初治患者应用1.3 mg/m2的硼替佐米,第1、4、8、11天给药;同时给予地塞米松40 mg/d,分别于第1、2周期的第1~4天和第9~12天,第3、4周期的第1~4天给药。每21天为一个周期,总共4个周期。

    该研究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48例适合进行研究。这些患者总反应率为66%,其中21%为完全缓解(即免疫固定法检测M蛋白阴性),10%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M蛋白下降超过90%)。4例患者有微小反应,6例疾病稳定。只有5例疾病进展,其中1例患者在VAD方案解救治疗后死亡。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变和疲乏,但症状通常很轻。15例患者发现周围神经病变,但只有7例(14%)达到2~3级。没有发现深静脉血栓和2级以上的血液学毒性反应。5例患者发生3级感染,其中3例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44例患者按计划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所有患者的CD34+细胞数量均达到了一次ASCT所需的数量(>2×106/kg)。

    ■ 点评

    诱导治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年轻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最佳选择,移植前诱导治疗的反应质量是影响移植后缓解程度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诱导方案在疗效反应的质量上还很不理想。这项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剂量地塞米松方案中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后能有效地提高诱导治疗的质量,并不会对后续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对患者的生存产生有利影响。(沈志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