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5032
揭开催眠疗法的神秘面纱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3.22
     本报记者 晨露 实习生 李素梅

    [记者心语]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每年这个时候各家媒体都会把注意力放在睡眠障碍上,今年为了能够推陈出新,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解决失眠的各种方式方法上,医疗催眠术“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本以为催眠术只是治疗失眠的好办法,和专家接触之后才知道:催眠术并不神秘,它是心理医生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一个手段,甚至还可以提高适应社会能力、防治身心疾病、矫正不良习惯。

    催眠术治疗失眠症

    陈女士,34岁,工程师,患失眠症之前敏感多疑,任性好强,不喜欢说话。由于工作任务较重,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近5年来入睡困难,整夜噩梦不断,逐渐感到体力不支,疲乏无力,头疼头昏、心慌、胸闷、急躁易怒,食欲不振,服用安眠药也只能睡2~3小时。来就诊时,陈女士面色苍白,体质虚弱,一双深深下陷而大得可怕的眼睛显露紧张而绝望的神情。经过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后给予催眠治疗。经过一次催眠治疗后,陈女士睡眠好转进食增加。第二次催眠治疗后,在巩固第一次疗效的基础上再继续对其他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经数次治疗后睡眠恢复正常,失眠症被治愈。
, 百拇医药
    催眠术治疗社交恐惧症

    20岁的大四男生小周,半年前忽然觉得自己眼睛不敢看人,尤其是对女性更是不敢目光接触,即使勉强对视也是一扫而过,躲躲闪闪,心情慌乱,说不出话,目光不能集中,表情难堪,手脚感受不自然,认为自己的目光“色迷迷”的,有邪念,只好眯着看别人,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以免别人认为有非分之想。小周怀疑自己眼睛有毛病,反复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器质性病变。通过催眠术治疗,对于社交过敏的小周逐渐脱敏,并且应付自如。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比较单纯、内向、害羞和自尊心强的特点,催眠疗法通过暗示原理,帮助患者在潜意识里树立信心,解决了心理问题。

    催眠术治疗儿童厌食偏食

    小男孩徐某,5岁,自三岁起不正常吃饭,进食注意力不集中,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往下咽,通常每次就餐都要1小时以上,且不吃鸡蛋,肉类及其制品等。每次进餐家长总以讲故事,买玩具,看电视或者其他哄诱手段作为交换条件。在第一次实施催眠术过程中,徐某按心理医生的指令吃了一只煮鸡蛋和一个小肉包,当日晚餐之花了20分钟左右,还吃了一块排骨。自第一次治疗后,徐某每次进餐一般和家长一同结束,不再偏食,后又经过3次治疗而愈。半年到一年随访效果巩固。
, 百拇医药
    催眠术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汪先生,36岁,有高血压家族史,6年前发现患有高血压。血压一般在170~180/90~100mmHg,最高达到180~200/100~110mmHg,曾住院治疗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用各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甚微,一年前接受催眠术治疗之前,每日服用拜心同、科素亚、倍他乐克才能把血压降至150~160/90~100mmHg,汪先生是个工人,长期服药,经济无法承担,来诊时检查心电图示左心房肥厚,心肌酐增高,后经催眠治疗8次,且授予自我催眠法后每日只服用倍他乐克,血压一直维持在130~140/80~90

    mmHg,随访一年,效果巩固。

    [专家解读]

    催眠疗法是治病的科学手段

    催眠疗法是一种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治疗方法,属于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长期以来,催眠术一直被认为是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东西,有人甚至将这种治疗方法斥之为异端邪说,戴上“迷信”、“荒诞”、“不科学”的帽子打入冷宫。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愈来愈快,竞争激烈,应激频繁,每个人均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可能事业受阻、家庭变异、经济损失、人际矛盾、亲朋早逝、恋爱婚姻挫折;可能是初入社会的不适应或者下岗,离退休的失落感;也可能是慢性疾病或意料不到的困难等。这些纷至沓来的社会文化应激源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心理行为障碍。所发生的一些疾病仅仅用生物、理化的方法来治疗常难以奏效,在返朴归真的探索中,人们惊喜地发现,催眠疗法的效果竟是那样的神奇,居然是对付现在许多种心理病患、心身疾病的有效武器,甚至对某些疾病可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实践证明,催眠疗法的效用是十分广泛的。除了可用于消除紧张不安、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纠正厌食偏食、儿童多动、遗尿、嗜烟嗜酒等不良行为以及美容、增强记忆、发掘潜能、开发创造力等,还可辅助治疗多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男女性功能障碍、肿瘤等。
, http://www.100md.com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岳文浩教授认为,催眠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其步骤一般是先让病人调整呼吸,使其平静有规则,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来,进而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催眠医师在旁给予言语暗示,用单调、低沉、肯定、柔和的言语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从而让患者说出隐情,医师了解病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他告诉记者,催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接受催眠的人,进入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状态,好似在做梦一样。催眠术就是用人工来造成这种“人造梦境”状态的方法。受到催眠的人,一旦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便不能随意自由活动,除了能听到催眠者讲话的声音之外,听不见任何外界的声音。这时,被催眠者接受暗示的能力特强,会根据催眠者的语言暗示而发挥精神作用的威力。进入催眠状态时,被催眠者的大脑皮层除了催眠者进行语言暗示需要的那一小部分神经细胞还在兴奋之外,其它大部分都被暂时抑制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受催眠者,除了听到催眠者发出指示话语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的缘故。催眠者说什么话,受催眠者就会“顺从地”按照他的指挥去做。
, 百拇医药
    岳教授强调,催眠的方法是语言的暗示。催眠者命令被催眠者进入平日睡眠状态时所需要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条件,诸如全身放松、呼吸缓慢、无力睁眼、睡意很浓等等,结果被催眠者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是因为催眠者用“语词”这个条件代替了被催眠者平日进入睡眠状态时所出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于是标志这些生理与心理变化的词就引起了条件反射的实效作用。为了加强催眠效果,经常将语言暗示和物理性刺激结合起来。例如,进行催眠的房间光线微弱、安静;或同时给予单调微弱的声音刺激;或给予持续而微弱的光线刺激等等,目的都是迅速而又深沉地使被催眠者陷入睡眠状态。

    专家名片

    岳文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副会长,山东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关链接

    自我催眠的奇妙过程
, 百拇医药
    诱导:诱导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放松入静过程。可以选择一个静悄无声、灯光昏暗柔和的房间,端坐在椅子上,双手平放于膝,选一件与眼睛水平或略高的物件,安静而平稳地凝视着它。做深吸气,尽量屏住气,并使全身肌肉绷紧,特别是双手应用力,然后缓慢将气呼出,并逐渐放松全身肌肉,如此重复做几次。

    加深:加深即是在诱导放松的过程中进一步入静。这时,可以在脑海中重复回忆某句话或某物,或者,想象着某种可以使自己大脑平静下来的场面。

    指令:指令也就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不断地重复某一字句,或者告诫自己平时意欲去做而又难以做到的事。

    苏醒:苏醒就是从恍惚中复苏过来。尽管一般人从恍惚中复苏过来不会太困难,但心理专家还是告诫人们,在催眠一开始时,就应想好怎样复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