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6年第15期
编号:11400361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鍏抽敭璇嶏細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抗结核作用,,],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抗结核作用,1概况,2国内临床上治疗结核较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制剂),3作用机制,4药代动力学,5在治疗结核中的作用,6与抗结核药的相互作用,7用法与用量,8不良反应,9禁忌证对,10注意事

     [摘 要]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低毒的特点,因而发展迅速并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系统论述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与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 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抗结核作用

     1 概况

    当前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全国现大约有500万肺结核患者,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200万人,如不及时治疗,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因而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抗结核药物在全球推广应用40多年以来,使结核菌产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人类结核病发病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渐增多,尤其耐多药结核不断增加。新药的开发仍趋滞后,一般是老药新用,或改变剂型,或组合用药。近十余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中,疗效已被临床证实。

     2 国内临床上治疗结核较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制剂)

    2.1 氟哌酸(诺氟沙星)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 mg/L~5.0 mg/L, 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仅30%~35%,半衰期3 h~4 h。尿路和肠道药物浓度较高。剂量一般每日清晨或餐前1 h顿服0.3 g或0.2 g,每日2次。

    2.2 氧氟沙星

    对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L~2.0 mg/L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9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7 字符
婵″倹鐏夐幃銊ユ躬娴h法鏁ら幍瀣簚缁涘绁︾憴鍫熸閺冪姵纭堕弻銉ф箙閹存牔绗呮潪钘夊弿閺傚浄绱濋崣顖濆厴閺勵垵顫﹂幖婊呭偍瀵洘鎼告径杈╂埂閳ユ粏娴嗛惍浣测偓婵撶礉鐠囬鍋i崙璇茬潌楠炴洘娓舵稉瀣煙閻ㄥ嫧鈧粎鏁搁懘鎴犲閳ユ繃鍨ㄩ垾婊冨斧缂冩垿銆夐垾婵婎問闂傤喓鈧拷


闂勬劒绨張宥呭閸c劌甯囬崝娑崇礉缂冩垹鐝柈銊ュ瀻娣団剝浼呴崣顏冪返閻栧崬绺炬导姘喅閹存牗婀佹稉鈧€规氨袧閸掑棛娈戝▔銊ュ斀娴兼艾鎲冲ù浣筋潔閵嗭拷
濮濓拷娣団剝浼�闂団偓鐟曪拷 2 缁夘垰鍨庨敍鍫濆帳鐠愯鏁為崘宀€娅ヨぐ鏇炴倵濮e繐銇夐崣顖欎簰妫板棗褰�10娑擃亞袧閸掞拷閿涘鈧拷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联系。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