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18581
医德水准的提高应成为医改核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4.03
     3月24日在广州开幕的“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上,国内的骨科专家痛斥了目前创伤骨科手术存在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曾炳芳指出,国内创伤骨科发展很快,近几年不断有新技术引进国内,国外用什么新器械,国内很快就跟着上,而掌握新技术的教育却没能跟上,于是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做法。他说:“一些生产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医疗器械,甚至去帮医生做手术,你不会做我就来做,只要用我的产品就行!”

    听完这位专家的话,笔者简直不敢想像,一个对新技术和新器械还非常陌生、器械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能还不是非常了解的医生,一些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商人,竟敢拿起手术刀,为患者手术。患者得到的“进口器械服务”竟是粗制滥造、丧心病狂、草菅人命一样的“马大哈服务”、“门外汉服务”,甚至“杀手服务”。“进口器械”的医学外衣下面,包藏着坑蒙拐骗、惟利是图的医德沦丧。

    我不想用“黑衣天使”之类的称号污损医疗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不少医生也对这种社会批评非常反感。可反感有什么用?更主要的是医务工作者要切实履行“医乃仁术”的道德承诺,坚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操守。这种操守和道德要求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职业自觉。就像北京市出台的让医生就诊完毕后,对患者说一声“谢谢”一样。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挥主动、积极、诚恳的修复功能。医患关系和自我形象,久之则能改善。

    医风滑坡,有些人并不认为是医疗行业的过错,他们更认为这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患者的刁难,所以,对待医患矛盾,多数地方仍是围追堵截,高压压制,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只能加剧医风沦丧。因为医方的道德自律意识仍在沉睡。所以,这样的医院无论医疗器械如何先进发达,这种缺乏“仁术”的医疗资源只能是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劣等资源。所以,才会经常发生“医疗器械崇拜论”,将冰冷的医疗器械当成医疗科学现代化的惟一法宝,导致恶性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医疗科技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医护人员的道德操守必须达到足够的道德水准:必须切实将患者当作亲人和朋友,童叟无欺,有了这种道德力量的介入,患者能得到精神鼓舞,那些拥有科学含量的器械才可能“插上医疗科学的翅膀”,达到更上层楼的“世界水平”。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赤脚医生”模式,因为具有医德较高的医生,虽然医疗器械条件有限,还是“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并获得了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等的赞誉。

    所以,医疗改革在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研究各种医改模式的同时,不要冷落了改革核心:精神进化、效率提升;别忘了目前医疗行业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资源。在医改中提升医德水准,才是缝合医疗纠纷和改善医风的最好良药。

    (耿银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