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18572
2006年净利润下降近五成——同仁堂遭遇改革阵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4.03
     同仁堂近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7亿元,同比减少8.0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9.31亿元,同比下降18.46%,毛利率同比降低近5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减少48.21%。

    2006年是同仁堂上市以来经营难度最大的一年。对于财务指标全面降低,公司称,2006年是国家全面整顿医药卫生行业的一年,医疗改革政策出台较为集中,同时也是行业监管最为严格的一年。公司作为从事中成药科研、生产、销售的专业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实施营销改革,在行业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双重影响下,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使经营困难增加,业绩同比出现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同仁堂业绩大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06年医药行业严峻的形势和同仁堂自身营销改革所产生的“阵痛”叠加,导致销售收入的下滑和毛利率降低;二是公司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进行核销,金额为7773万元,损失3886万元。
, http://www.100md.com
    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同仁堂产品资源丰富,品牌卓著,但产品相对老化、同质化竞争激烈;管理偏于保守,一直未探索出应对行业竞争态势、适合同仁堂自身发展的营销、管理模式,被同行中的后来者超越,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据了解,该公司的营销改革之路比较曲折。同仁堂于2005年底推行了营销改革,实施了以品种为主线的销售管理模式,配套成立了按品种划分的4个经营分公司;并且,为了防止应收账款继续增长,采取了现款现货的销售方式,还替换了10%的经销商。尽管此举完善了营销渠道和网络终端,但却减少了渠道商进货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状况,导致部分地区的销售出现下降。

    另外,同仁堂曾在股改方案中透露将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信息,然而市场对此的预期却迟迟无法实现。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对同仁堂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

    同仁堂品牌知名度高,是产销、盈利规模最大的品牌中药企业。公司目前有600多个品种,1200多个文号,40多个保护品种,但营销为重点的改革调整不到位,使得改革逐步深入后各业务、组织、管理环节问题暴露,影响了公司发展速度。
, 百拇医药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同仁堂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目前的经营困难主要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以及与经销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所致,长期来看,公司的品牌优势、国家对中药的扶持政策和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都将使同仁堂受益。公司面临的机遇包括:国家将加大对中药产业扶持、扩大社区卫生医疗市场;公司的5个传统主导产品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国公酒去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去年底共116个产品(规格)中标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用药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而增长的因素则包括:随着营销改革拉动,北京亦庄基地产能扩大并逐步盈利;同仁堂国药公司在香港的基地今年投入试产,明年后形成出口利润增长点;管理费大幅下降、国产设备抵扣新增所得税。

    公司表示,2006年底,结合行业政策新规和市场情况,公司重新审视经营模式和销售组织体系,决定重新整合资源,调整销售队伍,建立品种目标与区域责任相结合的新的经营管理组织。原4个经营分公司整合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经营分公司,内部成立“六部一室”,责任明确,目标清晰,以调动和激发人员活力。目前仍将坚持现款现货交易,但未来可能根据经销商的信用状况区别对待。

    有分析师表示,同仁堂再次调整经营管理组织构架是否会影响今年的业绩,还要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李雪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