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4199
牛“嚏”之下划出优美曲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4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4.04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国沪深股指屡创历史新高,伴随的却是许多板块高位宽幅震荡。而医药上市公司却表现优异,整体跑赢大盘。医药板块虽还不是能够指引股指上下的大盘蓝筹股,但三普、四环、鑫富等个股近期涨幅惊人,医药个股的走强使得众多市场投资者对于医药板块信心增加。

    近段时间,医药上市公司的焦点是显而易见的——资产注入和产品价格拉升,医药业界和证券人士对于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走势判断一致——整体上扬的曲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部分上市公司因热点题材会有突破性的上涨。

    资金顺流

    “整体上市”是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最红火的关键词,医药企业整体上市,收购资产将使一些企业发生质变,例如中生集团利用天坛生物整体上市。以央企为主体的资产重组对于医药市场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例如华润重组三九。此外,全流通的条件下,医药上市公司的分化将更加明显,上市公司并购的机会将多于其他企业,资产注入概念使得三普等医药个股价值重估,迅速走强。这些现象充分显示了医药股市正成为吸金石,资金流向在短期内不会逆转。
, 百拇医药
    资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引擎,表现有二:其一,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于医药板块的强力介入。之前中国股市低迷,资本市场的“中梗阻”现象严重,资本金来源受阻,医药企业发展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增长。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梗阻”及时化解既利于医药企业质量的改善,也利于医药行业体制的健康发展。其二,中国医药股在海外市场上动作频频,例如同济堂3月在纽交所上市。许多医药企业在国内市场不行其门而入时,一部分优秀企业寻求海外上市。从3年前开始,中国制药企业在海外股市融资势头渐盛,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欧洲都有成功的例子。

    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在过去几年中,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受到极大追捧。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指数(主要反映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状况)为例,它的动态市盈率从2003年期间不到9倍的水平上升到现在的约16倍,而同时MSCI全球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则一直维持在15倍左右。这表明,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中国海外上市股票的估值从比全球平均水平低40%,转为高出7%。
, 百拇医药
    产品价格回升

    维生素产业洗牌基本完成,价格开始反弹,使得近期以相关品种为主导产品的医药上市公司表现抢眼。但需要认清的是,尽管维生素产品价格开始迅速拉升,但“定价权”并不掌握在中国制药企业的手里,因此这种反弹有周期性。业内人士认为:总体而言,维生素B2、维生素B5和维生素C的产品需求并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但是什么造成价格上涨?原因有三:

    第一,价格触底反弹。以维生素B5为例,产品价格从2003年的7.6美元/kg下降至2005年的5.5美元/kg;到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明显拉升,2007年1月涨至近9美元/kg。受此影响,生产维生素B5的鑫富药业股价从2007年初的不到8元上涨到34元以上。

    第二,维生素产业集中度较高,规模生产具有一定优势。鑫富药业的泛酸钙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0%和50%;广济药业的核黄素(维生素B2)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85%和35%,2007年计划将核黄素产能扩大到3000吨,预计新增投资1亿元。

    第三,供需曲线受主要厂家一段时间以来的限产影响,竞争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近年来,VC的价格如过山车般晃晕了不少国内制药巨头,使得国内很多企业开始不同程度地限产减产,这种减产行为引起了市场感应,价格开始自然上涨。目前基本在4.2美元/kg左右,较之2006年中的3美元/公斤已经上涨了近3成,但供货仍然比较紧张。因此,东北制药、华北制药和华源都有一定的涨幅。,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