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探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1流动人口的定义,2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组织原则和机制,3不同流动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模式,4督导评估机制,【参考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2005年最新疫情估计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7.5万 [1] 。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既往统计数据表明,在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居多 [2~4] 。流动人群流动性大、多数人处于性活跃期、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多性伴、商业性性行为和吸毒等高危行为的存在、社会支持网络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且经济条件差等因素将促进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我国流动人口共计1.2亿 [5] ,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流行和蔓延将对我国艾滋病的防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是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就目前笔者所在单位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探讨总结如下。
1 流动人口的定义
流动人口是指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短期的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各类人群,不包括出于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目的外出人群。根据其从事的职业不同分为建筑工人;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者(包括码头工人、挑夫)和个体经营者4类人群。本文所指的不同流动人群的干预模式即是针对上述4类人群。
2 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组织原则和机制
2.1 组织原则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总则第2条: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的精神。针对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大,管理部门薄弱,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原则是政府组织领导,充分动员基层组织如街道、居委会、楼栋长和相关部门如工商、建委、民政、派出所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