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17656
淋菌性重复尿道炎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0日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
     关键词:淋菌性尿道炎

    患者,男,28岁,尿道上方小孔溢脓20d,经抗炎治疗不愈来诊。20d前尿频、尿痛、尿急、尿道溢脓,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脓液明显减少,虽继续使用淋必治、菌必治、氧氟沙星等多种药物治疗,但仍从尿道上方的小孔挤出少许黄色脓液。实验室镜检G-双球菌阳性,尿道涂片镜检阴性。诊断为淋菌性重复尿道炎。该患者幼年发现尿道外口上方有一小凹裂隙,平时无排尿及不适,发病前3d有不洁性接触史。检查: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尿道外口上方可见约0.3cm一凹纵行裂隙,周围轻度充血水肿,并可见少许黄色脓痂。用F10号尿道探子进入约6cm受阻,与下方正常尿道不相通。治疗:停用抗菌素。用注射器装1%硝酸银溶液10mL,接剪去针头的输液器细胶管,插至重复尿道的盲端缓慢推注,再将剩余的2mL压住外口注入,保留10min。洗出液为乳白色混浊液。注药时尿道有轻度的疼痛,第2天脓液消失。1个月后行重复尿道造影,见尿道已闭塞,造影剂不能注入。随访2年无复发。重复尿道又称副尿道,是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一般对身体和性功能没有影响,但有可能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本例患者长期抗炎治疗不愈,不是药物选择不当,也不是细菌抗药,而是不完全型的副尿道近端是盲端,不能受到尿液的冲洗自洁和尿液中消炎药物的杀菌作用。用1%硝酸银溶液除有收敛杀菌消炎作用外,还可使已发炎的副尿道黏膜蛋白沉淀变性,坏死,脱落,促使尿道腔闭合。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编辑 黄崇亚)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辽宁营口 115004), http://www.100md.com(王明瑞,柳坤,王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