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34789
张爱玲的“草炉饼”趣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2日 《健康时报》 2007.04.12
     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散文《草炉饼》发表后,被誉为当代饮食文化的精美小品。

    写作《草炉饼》,源于张爱玲读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八千岁》。张爱玲总是想不明白“炒炉饼”是怎么“炒”出来的。她在《草炉饼》中回忆当年的情景:“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一角,不过不是薄饼,有一寸多高,上面也许略撒了点芝麻,显然不是炒年糕一样在锅里炒的,不会是‘炒炉饼’。”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张爱玲在台湾看到《八千岁》这篇小说时,才终于搞懂了“炒炉饼”应该是“草炉饼”。她在《草炉饼》中写道:“‘马……草炉饼!’在吴语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就把‘草炉饼’听成了‘炒炉饼’。

    草炉饼类似咸烧饼,选用上白的面粉发酵,用猪油、葱末、盐等拌成馅料。面剂揉匀揉透,包入馅料,擀成十厘米大小的圆饼,抹上饴糖水,撒上芝麻。烤制时,先用柴草把烤炉烧热,然后把草灰拨到炉膛两侧,再用茅草烧烤烤炉,用炉膛两侧的冷灰盖住热灰;把炉膛的内壁擦净,饼坯由下而上贴在炉膛上,贴满之后,拨开冷灰,用热草灰进行烘烤,直到饼呈现金黄色并鼓起,即可出炉。吃的时候,扫去饼面上的浮灰。

    【食后一得】

    民间出美食。具有鲜明乡村特点的民间美食,重视原料的综合利用,处处显得恬淡而自然,朴实而美味。这也正顺应了当今人们对饮食返璞归真的追求。放开眼界,到民间去吸收、引进、移植,然后进行改良和嫁接、提炼和升华,就能给城里人提供许多新的美食,且有助于增添健康的元素。, 百拇医药(中国药膳研究会 单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