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15期
编号:11423132
瑞舒伐他汀(可定)中国上市会纪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15期
     瑞舒伐他汀(可定)是他汀类药物家族的新成员,因其在诸多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强有力的降脂作用,因此早已为诸多心血管及糖尿病领域专家所关注。2006年4月10日、12日和14日,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瑞舒伐他汀(可定)中国上市会分别在北京、广州和上海举行。会议分别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广镰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赵水平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诸骏仁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分别担任各地上市会主席。来自英国皇家医学院的Elizabeth Hughes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叶平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陈红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董吁钢教授。以及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黄仲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陆国平教授分别作了发言,介绍了近年来血脂治疗的新进展,下面将上市会的主要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

    瑞舒伐他汀:以优异的效益/风险比强力促进LDL-C达标

    叶平教授、赵水平教授和黄仲义教授分别介绍了瑞舒伐他汀强效降低LDL-C和甘油三酯,并适度升高HDL-C的调脂疗效,并阐述了大家所关注的药物安全性问题。
, 百拇医药
    瑞舒伐他汀:强效降低LDL-C,升高HDL-C

    他汀类药物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的半效抑制剂量(IC50)越小,药物活性就越大。瑞舒伐他汀的IC50仅为5.4 nM,远低于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27.6 nM和44.1 nM,P<0.001),也低于阿托伐他汀(8.2 nM),且其清除半衰期长达19小时,这可能是其持久发挥调脂作用的重要机制。因此,瑞舒伐他汀10 mg/d即可使患者LDL-C降低达46%(图1),并能使患者LDL-C达标率达82%(图2),此疗效远优于阿托伐他汀10 mg/d的疗效,更优于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此外,HDL-C是明确的心血管保护因素,瑞舒伐他汀可使患者HDL-C水平显著升高8%~10%,且这种疗效也远优于现临床所用的其他调脂药。

    由诸骏仁教授牵头的DICOVERY亚洲研究将入组的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入瑞舒伐他汀组(10 mg,qd,n=995)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qd,n=487)。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LDL-C(65.8%对49.5%)和总胆固醇(TC,64%对49.7%)达到2003年欧洲控制目标患者的比率更高(P值均<0.0001)。
, 百拇医药
    高润霖教授等进行的中国注册研究也将入组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入瑞舒伐他汀组(10 mg,qd,n=201)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qd,n=103)。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LDL-C水平降低幅度远大于阿托伐他汀组(-45.6%对-39%,P=0.0003)。在高危患者中,瑞舒伐他汀组LDL-C达标率更高。

    瑞舒伐他汀:安全性值得信赖

    瑞舒伐他汀为水溶性药物,极少通过细胞色素P 450代谢,90%的药物以原形排出体外,其中90%随粪便排出,给肾脏造成的负担较小。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会有所增高,且这种疗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综合分析美国和荷兰的药物流行病学资料后可知,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发生肌病,横纹肌溶解,肝、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与服用其他他汀类药物者相当,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较低。

    瑞舒伐他汀:从强效降脂到逆转斑块
, http://www.100md.com
    血管内超声已成为评价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有力工具。陈红教授、董吁钢教授和陆国平教授分别便阐述了用冠脉内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稳定、逆转脂质斑块作用的研究进展。

    GAIN研究和REVERSAL研究均已证实,阿托伐他汀可使冠脉内斑块总体积(TAV)减小,且上述作用与LDL-C降低的水平密切相关。为评价瑞舒伐他汀(40 mg/d)对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Nissen教授等进行了ASTEROID研究。结果显示,入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40 mg/d)2年后,整段动脉中粥样硬化病变体积百分比(PAV)中位数减小0.79%(P<0.001),病变最严重10 mm节段粥样硬化病变总体积(TAV)中位数减小9.1%,校正后TAV中位数减小6.8%(P<0.001)。研究结束时,参试患者LDL-C水平平均降低53.3%,HDL-C水平升高14.7%,LDL-C/HDL-C比值降低58.5%(P值均<0.001)。因此,瑞舒伐他汀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他汀类药物(见图1)。
, 百拇医药
    为评价瑞舒伐他汀对无症状冠心病(CHD)低危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METEOR研究的研究者用B超监测了参试者[被分入瑞舒伐他汀组(40 mg/d,n=702)或安慰剂组(n=282)]CIMT的变化。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CIMT最大值的增加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001),与基线时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CIMT有下降趋势(P=NS),且该组患者颈总动脉CIMT进展显著减慢。这提示瑞舒伐他汀可延缓CIMT的增厚。

    高血脂现代治疗策略

    英国皇家医学院Hughes医生介绍了对高血脂患者进行治疗的现代策略,她指出:

    1. 心血管事件危险随LDL-C水平的降低而减小 高血脂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之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随之显著降低。因此,英国降脂指南建议将LDL-C的控制目标定为2.0 mmol/L以下。
, 百拇医药
    2. HDL-C水平的升高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减低亦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参与了胆固醇的逆行转运过程,其可弱化LDL-C的氧化并保护内皮功能。此外,甘油三酯水平每升高1.13 mmol/L,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分别增加33%和102%,因此控制甘油三酯水平也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

    3. 关注患者LDL-C达标情况至关重要 Baessler等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且血脂达标、使用他汀类药物但血脂未达标和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这3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43.4%和45.7%。由此可见,关注患者LDL-C达标情况在血脂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心越 整理)

    编后

    瑞舒伐他汀是目前最强效的他汀类药物,10 mg/d的用药剂量即可使患者获得服用更高剂量其他他汀类药物时的疗效,有助于患者实现LDL-C的控制目标。此外,服用任何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均可使患者HDL-C水平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与现有他汀类药物相当,在冠心病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疾病早期的冠心病低危人群(METEOR研究),还是有明确冠心病的高危人群(ASTEROID研究),瑞舒伐他汀都可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是效益/风险比非常好的一种他汀类药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