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708
以企业品牌塑地域品牌用地域品牌促行业发展——“北京品牌”承诺“用北京药放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6日 63(总第3371期)
     在第57届药品交易会(大连)上,有一个特殊的展团格外引人关注。这个展团的22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企业,也不属于同一个医药集团,但在他们的展牌上却有着同一个标志——北京品牌,用北京药放心。

    这就是本次药交会上唯一由地方行业协会组织的展团:北京展团。

    4月19日,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下,来自北京的22家医药企业集体亮相大连药交会,全力塑造北京医药品牌,共同承诺“用北京药放心”,成为本次药交会上一道亮丽风景。

    ■三驾马车齐塑北京品牌

    在对品牌的种种阐述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这段话:“即使一场大火把可口可乐的工厂一夜烧光,我们也能凭借自己的品牌在第二天重建一个王国。”品牌不仅是一个符号,一个标识,更是企业对社会和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品牌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 百拇医药
    按道理说,北京医药行业中不乏品牌企业。首屈一指的当属有“国药第一品牌”之称的同仁堂,此外还有专注于计生、妇女用药的紫竹药业,有在大输液、慢性病治疗领域表现突出的北京双鹤等。这些企业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良好的企业形象,拥有一定的市场主动权。但由于产品线各异,特点不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尽管北京是国内最大的药品流通与消费市场,但北京医药产业规模在全国并不占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北京医药企业和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呢?

    在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看来,莫过于将这些单个的企业品牌进行整合,共同打造北京品牌,在统一的地域品牌带领下,实现北京医药行业整体腾飞。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副局长常青表示:“品牌既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北京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品牌建设为当务之急。我们促进产业发展,不仅要关注产值、收入、税收等经济指标的增长,更应培育和发展品牌。这不仅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 百拇医药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随着时日的临近,用药安全再一次提高到新的高度。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丛骆骆毫不讳言,药监部门参与打造北京品牌,一方面是为了让北京医药品牌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能让世界各国认识北京医药品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品牌企业能带领北京医药产业逐步做大做强,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提升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殊途同归。在三驾马车的共同推动下,2006年12月,受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北京医药行业协会首次承办北京医药展团参展第56届会国药交会。北京10家企业以“让‘用北京药放心’信誉传天下”为主题,集中展示北京医药品牌形象。在获得政府、企业一致认同后,4月19日,北京展团第二次出现在药交会上。所不同的是,这次参团的企业,从原来的10家增加到22家。

    ■企业自律展现放心形象

    如果说北京展团出现在深圳药交会上尚属试水的话,此次出现在大连药交会上,显然是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策划。
, http://www.100md.com
    在大连药交会开幕的当天,北京展团就召开媒体见面会。当着来自全国20多家媒体的面,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顺廷代表22家北京医药企业宣读《“用北京药放心”承诺书》。22家企业在承诺书上签字,共同承诺,把弘扬“用北京药放心”信誉,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准则;确保药品质量;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坚决杜绝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建立健全药品回收制度。

    “品牌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约束。由于‘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的影响,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药品的质量。打造‘北京品牌’、承诺‘用北京药放心’,这种用地域品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药品质量的做法值得肯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说。

    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展团的成员之一,其总经理裴莉的话正好回应了朱长浩的评价。她表示,北京组团参展对企业是一件好事。这使企业在产品品牌、公司品牌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个地域品牌。“在这样大品牌环境下,我们企业肯定会受益。因为它会督促我们更加自律,更加严谨,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北京品牌”除了有利于强化企业自律外,对品牌企业自身的营销也起到积极作用。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北京乃首善之区,“北京品牌”极易获得人们的信任。“北京品牌”整合的是品牌企业的优势资源,最终可形成集群效应,即不仅能够促进当地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且对品牌企业自身来说,既能带动非品牌产品的销售,也便于品牌企业拓展产品线。

    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北京品牌”、“用北京药放心”为业界接受,从中获益的除了品牌企业外,一些本地中小企业也有可能搭上"顺风车"。对此,该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北京品牌”、“用北京药放心”进行注册。

    “不是所有北京的医药企业都可以用这两个词。只有以品牌企业为支柱并设定一定的使用门槛,‘北京品牌’和北京的品牌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共荣共生。”该人士强调说。

    本报记者胡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