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429372
中药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第12期
中药免疫制剂;,雷公藤;,临床运用,,中药免疫制剂;,雷公藤;,临床运用,1中药免疫抑制剂的研究以雷公藤为代表,2免疫抑制剂的临床运用,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药免疫制剂; 雷公藤; 临床运用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发现许多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称之为免疫系统疾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西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免疫的作用,但由于目前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均为非特异性的,所以存在缺点和局限,如易发感染和各种肿瘤。中药免疫抑制剂与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成分多样化,药理作用广泛复合,并且不少中药对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副作用少而轻,有的虽有,但减量或停药以后可消失;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无依赖性。近年来,对中药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为数不少,大多认为祛风湿类药物和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如雷公藤的水氯仿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中药苏木的水煎液),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失去耐受性,即免疫耐受的缺失也是其发病的基本机理之一。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有一个识别与应答的过程,不过,大部分组织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在胚胎时期被诱导进入了耐受状态,而且这种耐受一旦被打破,免疫系统就会继续对它们(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对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来说,如果能再次诱导对自身抗原的耐受,便可防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人们试图在过去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耐受原理,采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诱导免疫耐受。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