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中风,1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由来,2活血化瘀方药具有较强烈的抗凝作用,甚至具有明显的促纤溶作用,3中医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
急性出血性中风特指高血压性出血,不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淀粉样变等引起的脑出血。现代医学在深入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的同时,非常重视衡量和评价各种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80年代以来,中医学者提出了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观点,在初步的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悬而未决,难免产生许多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及综合有关资料,就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如下。1 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由来
中医学诊断中风,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凡符合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即可诊为“中风”,具体又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现代医学手段的引入无疑弥补了诊断方面的一些不足。随着现代医学手段的引入,中医学引进出血性中风的概念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问题在于,因为这种新概念的引入,势必引起人们对中医学中风概念的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应按中医的中风病进行辨证论治,这种论点见于80年代以前的大多数文献中;另一种观点则根据微观辨证认为应属中医血证,这种认识80年代以来日渐盛行,并据此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急性出血的新观点。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论基础是:(1)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清·唐容川《血证论》指出:“凡系离经之血与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又说“此穴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2)出血性中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符合既往对于血瘀症的研究结果[1]。施永德等[2]运用现代血流变学的方法对42例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出血性中风不论低血细胞压积型,还是常血细胞压积型,其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等4项指标均明显增加。成为出血性中风具有血瘀的有力佐证。特别是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大量临床报道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为这一疗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不少作者进一步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为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提供依据,认为这种疗法和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并不矛盾:其一,颅内出血(ICH)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管壁的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