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429386
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第12期
逐瘀通腑灌肠法;,脑外伤;,血液流变学,,逐瘀通腑灌肠法;,脑外伤;,血液流变学,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4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用逐瘀通腑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主要观察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颅内压、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颅内压均显著改善,并能提高GCS评分。结论: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早期患者,能够显著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颅内压,提高GCS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逐瘀通腑灌肠法; 脑外伤; 血液流变学

    逐瘀通腑灌肠法是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创立的逐瘀通腑、行气活血、“上病下治”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具体方药经过多年临床总结,形成了经验方逐瘀通腑灌肠液(药用大黄、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归尾、牛膝、牡丹皮、水蛭、土鳖虫、甘草等组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制成灌肠液),经初步临床观察,本方对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法的临床作用机理,笔者观察了其对脑外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参照《实用颅脑损伤学》[1]分类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胸腹等严重损伤的复合伤患者;②患有直肠疾患、腹泻等不适宜药物灌肠者;③重型颅脑损伤以及脑损伤后期,脑疝形成,瞳孔散大,去脑僵直,呼吸紊乱,格拉斯哥(GCS)评分[2]<5分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199904~200204本院颅脑外科的住院病人,均为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全部病例均为受伤后6 h内入院的患者,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指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