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430312
体温对长时间输注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罗库溴铵;,麻醉,静脉内;,体温,,罗库溴铵;,麻醉,静脉内;,体温,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长时间全凭静脉麻醉下病人体温对连续输注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拟在全麻下行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择期手术(手术时间5 h左右)的病人,随机分为保温组和未保温组,每组15例。行拇内收肌连续肌松监测,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及维持。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随后连续输注罗库溴铵并调节输注速率使第一个颤搐反应高度(T1)维持在10%。持续5 h观察并记录2组病人的中心体温与罗库溴铵输注速率的变化、罗库溴铵的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以及T1从10%至4个成串刺激(TOF)比值为90%的时间。 结果与保温组比较,90 min后未保温组病人的中心体温、罗库溴铵的输注速率明显下降,术后罗库溴铵的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结论低体温可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延长其在体内的消除时间。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麻醉,静脉内; 体温

    长时间麻醉、手术常导致病人的体温下降。低体温可使肝、肾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1]。罗库溴铵(欧加农公司,荷兰)是一种新型非去级化甾类肌松药,具有起效快、中时效、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且易被拮抗等特点,实验表明罗库溴铵适用于连续输注[24]。笔者观察长时间全凭静脉麻醉下病人体温对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和恢复时间的影响,为长时间全麻下安全使用罗库溴铵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4月30例拟在全麻下行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择期手术(手术时间约5 h左右)的病人,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04±7.91)岁(39~61岁),体质量(59.49±6.42)kg(48~69 kg),ASAⅠ~Ⅱ级。病人无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肝、肾疾病史,术前未用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抗生素及其它药物。体质量指数>35或<20的病例皆排除在本观察之外。

    1.2 麻醉方法肌松监测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荷兰欧加农公司)监测神经肌肉功能,表面电极置于右前臂尺侧近腕处,加速传感器固定在拇指上,用4个成串刺激(TOF),频率为2 Hz,电流强度50 mA,每个TOF间隔15 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