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分析化学》 > 2007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1430585
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法分析测定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
http://www.100md.com 李晓如 梁逸曾 郭方遒 李晓宁 曾仲大
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解析法,1引言,2实验部分,3结果与讨论,References
    参见附件(1kb)。

     摘要 药对是中药配伍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具有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化学是复方化学的核心内容。联用色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是分析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的有效工具。采用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桃仁红花、单味药桃仁和红花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桃仁红花、单味药桃仁和红花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84、27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92.06%、89.43%和94%。实验结果表明:桃仁红花挥发油成分与单味药桃仁和红花的存在较大差别,也不是两者挥发油成分之加和。

    关键词 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解析法

     1 引言

    配伍理论是中药复方的核心问题。配伍有两种形式,即两药之间的配伍(形成药对和对药方)和多药之间的配伍(构成复方)。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可以说,药对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单位,其组成虽然简单,却具有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是从单味药到复方的桥梁,是中药配伍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1~3]。所以,药对的研究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研究提供最基本的依据,并揭示配伍理论的规律。另外,药对既是复方的一种特殊形式(对药方),又是复方的组方基础。通过药对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复方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复方的剖析与理解。药对桃仁红花源自《医宗金鉴》中的桃红四物汤,二药伍用,是活血化瘀常用药对之一[1~3]。桃仁苦甘性平,可破瘀行血,润燥滑肠,为破瘀行血常用之品;红花辛散温通,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4]。两药相须配对后祛瘀力增强,作用范围较单味药扩大,适用于全身各处瘀血,且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功,用于临床血脉瘀滞之症。本研究分别提取单味药桃仁、红花和药对桃仁红花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挥发油进行检测,并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chemometric resolution method, CRM)[5~12]对二维GC/MS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药对和两个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继而借质谱库对分辨的纯组分进行定性检索,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最后比较了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油成分, 分析了单味药配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QP2010型气相色谱仪质谱仪(日本岛津公司)。桃仁、红花(河南南阳药材公司),经湖南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鉴定。正己烷(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2 药对挥发油提取称取干燥的桃仁(Semen persicae,SP),红花(Flos carthami, FC)各100 g,以1∶7加水混合,加热至沸腾,维持沸腾40 min,然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13]。提取的挥发油溶于正己烷并置于冰箱保存。用相同的方法提取单味药挥发油。

    2.3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OV1 30 m 0.25 mm 色谱柱。 柱起始温度40℃2℃/min120℃10℃/min230℃(20 min)。He载气流速1.0 mL/min;进口温度250℃,界面温度280℃。EI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倍增电压:1.28 kV,扫描范围20~600 amu;扫描速率:3.8 scans/s,溶剂延迟2 min。数据分析在PentiumШ850(Intel)计算机上进行,程序用Matlab6.1编写,所分辨的质谱在NIST107标准质谱库中检索。

     3 结果与讨论

    3.1 CRM解析CRM是对二维色谱/光谱矩阵数据进行解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利用二维矩阵数据包含的色谱/光谱信息,采用局部因子分析以分辨出个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光谱,其原理与解析方法见文献[5~12]。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单味药苍术、厚朴和复方平胃散等挥发油的分析[8~11,14,15]。

    3.2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图1(a)、图1(b)和图1(c)分别是药对桃仁红花、桃仁和红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TIC),其中许多色谱峰产生重叠, 甚至有些看似纯的色谱峰也是几个组分的重叠峰,所以,中药的挥发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析体系。 总离子流图1(b)中峰簇A的保留时间段为20.62~20.77 min,放大为图2 (b)。

    图1 药对桃仁红花(a)、桃仁(b)和红花(c)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略)

    Fig.1 TIC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herbal pair Semen persicaeFlos carthami(HP SPFC)(a), SP(b) and FC(c)

    图1b中的A峰簇看起来像是一个纯色谱峰,若直接从色谱库中进行检索,A峰簇前半部分不同位置质谱变化很大,且检索结果与被测质谱相似程度都很低。其中一个为Bicyclo[3.1.1]heptane6,6dimethyl3methylene,相似度仅为47%;而后半部分不同位置检索结果也不同,有的相似度较高,有的很低。如检索结果为betamyrene的化合物,相似度仅为53%。这样检索的定性结果其可靠程度和准确度都很低,同时由于色谱峰重叠,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利用CRM[5~12]分析,A峰簇是一个二组分体系(图2)。根据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将它们与NIST标准库进行匹配,可检索到组分1、2分别为Vanillic acid 和Alphabutylbenzeneethanol,,相似度分别为90.26%,93.45%,其相应的质谱图如图3(a~d)。因为得到的是纯组分的质谱,定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大为增加。

    图2 经解析后A峰的总离子流图(含组分1和2)(略)

    Fig.2 Resolved chromatograms of the A peak cluster (containing component 1 and 2)

    与上述解析A峰簇过程相似,对桃仁TIC图中其它保留时间段的组分和桃仁红花、红花TIC图,利用CRM逐步进行分辨,可得到组分的纯质谱,再用质谱库对分辨出的组分进行质谱定性检索,得到组分定性结果如表1。桃仁红花、桃仁和红花挥发油共分别分离出95,43和76个色谱峰,定性鉴定的组分分别为84,27和52个。

    图3 A峰经CRM解析所得的质谱图(略)

    Fig.3 Mass spectrum of the A peak cluster by chemometric resolution method (CRM)

    a. 凡尼酸的标准质谱(sandard mass specrum of vanillic acid); b. 凡尼酸的解析质谱(resolved mass spectrum of vanillic acid); c. α丁基苯乙醇的标准质谱(standard mass spectrum of alphabutylbenzeneethanol); 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