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430449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生物学性状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多能干细胞,1材料和方法,2结果,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建立从脐带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性状。 方法 脐带经酶消化后于DMEMLG/F12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其体外诱导成脂肪和成骨分化的能力,RTPCR检测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与脐血来源CD34+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其支持造血的能力。 结果 经酶消化后,每cm脐带可得到中位数为1.01×106的有核细胞,CFUF产率为1/1 609有核细胞,经贴壁传代可分离出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倍增时间为(28.02±10.53)h。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显示,>80%的细胞处于G0/G1期,S+G2+M期的细胞仅占(13.04±4.31)%。免疫表型分析显示,CD13、CD29、CD44、CD105(SH2)、CD73(SH3)、CD166和MHCI阳性,CD45、CD34、CD38、CD31和MHCⅡ阴性。体外诱导实验证实,该细胞具有成脂肪和成骨分化的能力。RTPCR显示,该细胞表达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酪氨酸激酶受体配基、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不表达白细胞介素3。与脐血来源CD34+细胞共同培养2周可见鹅卵石形成区,共培养8周证实其支持长期造血能力。 结论 建立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脐带是间充质干细胞的新的来源。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多能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因其在组织工程、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基因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目前MSC的主要来源为成人骨髓,但成人骨髓源MSC细胞数量及增殖分化潜能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1],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供者MSC的采集须行骨髓穿刺术,来源受到限制。笔者研究从足月胎儿脐带分离出MSC,并研究其形态学、生长特性、细胞周期、免疫表型、体外诱导分化能力及细胞因子分泌和体外支持造血的特征,旨在建立脐带MSC的富集方法,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寻找新的MSC来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脐带取自足月剖宫产健康产妇,采集后6~12 h处理。

    1.2 细胞分离和培养 脐带剪碎至约1 mm×1 mm×1 mm,经0.1%胶原酶和0.125%的胰酶37℃消化30 min,先后用100目及200目滤网过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8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