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49624
上海药品黑市调查:药贩收购翻新过期药转卖外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人民网
     建立长效机制,杜绝药品黑市死灰复燃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固然重要,但现在国家对市民私自卖药并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这就很难彻底切断黑市上的药品来源。而贩卖过期药,平均利润高达300%,暴利诱惑下,那些药贩子即使面对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也不会轻易收手。在上海专项治理行动尚未结束,一些利益熏心的药贩子们就又开始行动了。

    在上海静安区的一个菜市场门口,立着一块收购药品的招牌。但记者等了半天,也未见任何药贩子的踪影。正当记者要离开时,药贩子赶紧上前拉住了记者。

    记者:“这些药都收吗?”

    药贩子:“收啊。”

    记者:“价格呢?”

    药贩子对记者带来的几盒合格的药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出了自诩为很高的价钱。

    药贩子:“达喜13块钱是最高了。我给的价钱全都是刚配来的新的药,过期的就不是这个钱了。”

    当记者发现,药贩子开出的价格基本都是市场价格的50%左右,药贩子突然拿出笔和纸,给记者指点起迷津来,教记者如何利用医保卡赚钱。

    药贩子:“你就到前面这个xx路,这个你只能拿2盒,达喜,吗丁啉2盒。这些总共配出来是154.1。卖给我我给你90块钱。”

    药贩子很遗憾的告诉记者,现在由于政府对医保卡消费做出了限制,每天消费的金额有限,所以已经不如过去好赚钱了。

    药贩子:“每一次不能超过200块钱,一个月不能超过八百元。一个月拿药不能超过5次。去年四百五百,一张卡四五千块钱,我们一天就拿回来了。现在可不行了,一天最多200块钱。”

    而当记者询问他是否回收过期药品时,药贩子居然表示,附近小区内很多居民都将过期药品交给他。他不光收过期药品,就连过期的针剂也收。

    在离药贩子不到20米的地方,另一个人也在这里等着收购药品。和其他人相比,他的收药活动显得更加隐蔽,因为他的周围没有任何招牌,而他是靠手里攥着的一把药盒来吸引人的注意。

    记者:“收药是吧?”

    药贩子:“是的。”

    记者:“这些收吗?”

    药贩子:“收。”

    半小时观察:立法比空洞的号召更靠得住

    过期药不能治病,反而可能会要命

    表面看起来,在地下药品交易的链条上,不外乎三个环节,收购、包装和批发。也就是说,只要老百姓能将家里的过期药品交给正规的国有药店处理,就能将过期药的源头堵住,地下交易的整个链条就断了,“药贩子”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每一个人都需要担当起社会责任,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这固然是谁能明白的道理。可要要解决药品黑市的问题并非这么简单。最近几年各地不合格药品回收箱经常“饿肚子”的现实表明,仅靠空洞的号召远远不够。

    上海对药品黑市的重拳出击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应该受到严厉打击的不仅仅是药贩子,对那些转手倒卖不合格药品的医院、药店也应该一查到底,而且类似的检查也不应该只是一两次突击行动,还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解决机制。毕竟,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主编:马洪涛 记者:李想 摄像:张明

    [1] [2] [3] [4] [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