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654
从“美国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得到的启示——访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支修益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8日 66(总第3374期)
     ■新闻回放

    美国癌症协会日前宣布,由于人们防癌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自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患者的死亡人数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该协会在一份报告中说,美国癌症死亡率并没有因为老年人口数字的增加而上升,相反却逐年下降。从1991年至2004年,美国的癌症死亡率逐年下降,共计下降了13.6%。在所有癌症中,与吸烟有关的癌症患者以及结肠癌患者的死亡人数下降最为明显。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的《世界癌症报告》中预测,根据目前癌症的发病趋势,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不过,美国癌症协会的这份报告,还是传达了利好的信息。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肆虐的癌魔?我国应该从美国的经验中学习什么?就这些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

    ■专家解读

, 百拇医药     ▲早诊、早治、控烟结硕果

    支修益认为,美国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连续20年保持下降趋势,与其重视和坚持早诊、早治工作以及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控烟行动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目前医学界对晚期肿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能够被早期诊断出来,早期进行治疗的话,很多癌症是可以被临床治愈的。因此,美国政府和卫生部门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防癌上,号召美国人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早发现、早治疗。这一策略已经奏效。据统计,美国几类主要癌症的死亡率近年来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由于普遍采取应用结肠镜检查等结肠癌筛查措施,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04年的降幅最为明显;由于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加上相关疗法不断改进,美国乳腺癌、前列腺癌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也持续稳步下降;由于坚持了半个世纪的控烟工作,美国已经在20年前,就感受到了控烟带来的益处——与吸烟有关的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专家提醒
, 百拇医药
    ▲我国癌症危害日趋严重

    支修益指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农村癌症死亡率上升速度则明显高于城市。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并未得到相应控制。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我国在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可能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在我国并存的局面。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用于癌症患者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

    ■专家支招

    ▲规范医疗行为

    支修益介绍说,美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制定了各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在美国,任何一个医院的医生,对肿瘤的诊治都必须完全按照规范进行。与美国相比,我国肿瘤治疗中还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许多患者没有得到正确治疗,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加速其死亡。支修益指出,我国在2005年,才有了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规范。目前,我国有关淋巴瘤、胃癌、大肠癌的治疗规范也将出台。支修益呼吁,患者在接受肿瘤治疗时,一定要到肿瘤专科医院或政府和医科大学建立的肿瘤治疗中心接受规范的治疗。
, 百拇医药
    ▲重视健康体检

    如今商业体检机构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但支修益同时指出,太多的商业体检只为体检而体检,只告诉患者体检结果,而没有健康教育专家对体检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咨询和指导,这是不负责任的。进行体检的目的应该是发现疾病,积极地治疗疾病,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按照这种生活方式去做。支修益建议人们去正规医院进行体验。

    ▲公共场所禁烟

    支修益认为,美国控烟成功,主要是因为吸烟者能切身地感受到吸烟给自己造成的麻烦。美国法律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场所室内严禁吸烟,有些重要的场所甚至在其几百米的范围内均禁止吸烟。烟民吸烟越来越不方便,吸烟已经是一件得不到全社会认可的行为。而我国的禁烟工作面临的局面相当严峻,北京市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禁烟令尽管公布了11年,但执行得并不好,很多餐馆连设定无烟区的要求也没有达到。支修益强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应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他建议医务工作者要率先参与控烟工作,公务员、教师也应该做出表率。要创建出更多的无烟办公楼、无烟会议室、无烟办公室、无烟学校来。

    支修益认为,2008年即将在中国召开的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应该紧紧抓住“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大好形式,尽快制定并实施国家控制烟草行动计划,以使控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崔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