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1448164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给药及时方便,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少了病人每天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心理紧张,又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等特点。所以,留置针在我科静脉给药时广泛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方法

    1.1 血管的选择 应选择直而粗、柔软和富有弹性的静脉,首选上肢近端,再选下肢远端,避开关节部位。

    1.2 材料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8~24号静脉留置针连同肝素帽,无菌透明胶布,一般输液用物。

    1.3 穿刺 选好血管并进行常规消毒穿刺点后,打开静脉留置针包,旋紧肝素帽,连接输液器头皮针,排净空气,去除针套,旋紧松动外套管,松动时避免上下抽动,以免损伤导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翼,以15°~30°直刺皮肤和血管,见回血降低角度5°~15°,再向前进穿刺针0.2 cm,然后缓慢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松动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1.4 固定 用透明胶布做好封闭式固定,避免透明胶布下留有空气腔,根据需要加贴小胶布。

     2 注意事项

    2.1 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 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液体量较大时,应选择粗大静脉输入,若从远端输入,速度应慢,使药物得到充分吸收。

    2.2 合理掌握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据临床实际应用及有关报道,建议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如果液体输入不畅冲管有阻力,局部皮肤有异常,应立即拔管。

    2.3 冲管要充分 冲管液为生理盐水,应快速冲管,以减少有效成分附着,避免对局部血管刺激,同时也避免发生软套管堵塞。

    2.4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操作前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穿刺前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遇破损或过期禁止使用。穿刺时对穿刺部位要彻底消毒,消毒面积要大于一般静脉穿刺,要掌握好进针速度和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保持穿刺点无菌附贴干燥,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压迫数分钟,并提醒病人局部防水。

     3 体会

    3.1 避免穿刺失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和要领,不断总结穿刺经验,并应保持良好心态,充满自信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3.2 严格操作规程,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操作时应当严格无菌技术,选择好静脉穿刺部位,并注意输入药物的性质及液体量、留置时间、冲管技术等。

    3.3 合理选择封管液,防止堵管 每次液体输完进行封管,主张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一般浓度为125 u/ml,每次注入3~5 ml,维持24 h以上,对于血液高凝状态或出血病人,严格遵照医嘱使用封管液。封管时将针头斜面插入肝素帽内均匀推注肝素钠液,即可达到正确的封管目的。

    3.4 做好宣教,取得患者配合 向病人讲清静脉留置针的结构,着重告诉病人留在体内的是软管,不会造成痛苦和意外,消除病人每天带管的紧张心理。输液时指导病人应抬高远端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静脉针留置期间禁止病人沐浴,防止穿刺点感染。局部若有红、肿、热、痛则提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管,局部用50%硫酸镁冷敷,严重者做物理治疗,或遵医嘱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 逢新芹,张巧,吴慧娟.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的应用及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48.

    2 黄永华,李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中华新医学,2003,4(19):1808.

    作者单位: 450007 河南郑州,郑州市中医院

    (编辑:陆 华), 百拇医药(朱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