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1448138
浅谈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12期
患者,1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2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3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4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参考文献]
     随着计划生育实施和医疗卫生服务状况的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一对年轻夫妻往往面临着两对老人的压力,居家养老模式将面临崩溃,老年人的生活照顾、疾病预防、人格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公众难题。笔者从分析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就如何对老年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做一系统阐述[1]。

     1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发生了一系列退行性变化,表现在抵抗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易波动等特点。

    老年人由于慢性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给家庭成员带来负担,因此时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产生猜忌感,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还可出现绝望厌世心理,有时抑郁少言,有时狂躁不安、怒气冲天,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2]。

    1.1 智力减退 老年人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智力的改变有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成年期智力能力的保护等。人类一般在20~40岁智力保持最高峰,以后就逐渐下降,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

    1.2 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表现在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较年轻人困难。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碍。

    1.3 感觉减退 首先是视觉,在45岁后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不同程度地减低;最后是神经反应较迟钝,患病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

    1.4 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症状明显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