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医易之争
编号:11451038
医易研究的缺憾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30期
     《易经》是群经之首,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业习中医者亦常喜谈《易经》,孙思邈曾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要求医家谙熟医理的同时亦应具备广博的传统文化修养,医易互参方成大医。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吸收先秦诸家尤其是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以释《易经》,把易从最初的占筮之用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其后宋明理学以儒为基,援引道释,更注重对易理的发挥,以周敦颐《太极图说》为代表的太极思想对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建构作用,其时医家常把易理与医理相比较,形成了独特的医易相关论,受此种思潮影响甚大的张介宾曾言:“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也一直是时下中医学“医学-哲学”模式研究的焦点,“医源于易”、“医易同源”、“医易相通”、“医易会通”、“医易两分”、“医先于易”等等,众说纷纭,却常有不足之处。

    首先,任何医家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