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4061
收药黑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5.18
     5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其中第22条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收购药品。事实上,近年来,这样的非法活动却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一线城市一度蔓延:药贩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市民手中收购各种药品,然后将这些药品重新包装,再销往全国各地牟取暴利。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不久前,上海市破获近几年国内涉及药品数量最多、案值最大的回收倒卖药品案件,上海市药监部门和公安部门近期共端掉回收倒卖药品窝点10多个,查获各类药品1000多种。

    “活跃”的收药人

    在上海市普陀、闸北、宝山等几个主城区的僻静路段活跃着许多专门回收药品的人,有的在街头支一个收药的小牌子招揽生意,有的则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走街串巷,上门回收各种药品。

    上海市药监局的稽查人员通过摸底发现,仅上述3个区,街头巷尾的“收药队伍”就有上百人。他们不光收购价格昂贵的药品,还收一些过期药品,回收的药品数量十分可观。
, http://www.100md.com
    药监稽查人员对一家回收药的窝点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回收来的是包括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在内的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这些药品主要用于需要输血的重症或者急救病人,必须冷藏,而这些药贩们根本不具备冷藏条件。执法人员将这些血液和生物制品的样品紧急送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里的主要成分中,蛋白的含量为零。这样的药品如果被使用,不仅没有任何疗效,对于急需救治的重症病人还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随后,在对其他几个窝点的突击检查中,稽查人员发现这些回收来的药品疑点重重。如在一盒OTC的芬必得里,两板药的批号均跟外包装的批号不一样;甚至在有的药品包装盒上贴着医院给患者用药的标签。而后者显示,药贩子可能已经将黑手伸向了医院。

    幕后老板落网

    实际上,这只是一些最底层的小药贩和小窝点,而回收药品非法交易是一张庞大的网。

    在上海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药监稽查人员将突破口锁定在闸北区某小区的“住户”徐某夫妇等人。通过跟踪调查发现,通常有十多个固定的药贩子把包装好的回收药送到一个固定地点,徐某夫妇定期取走,运到一个高档小区。回收药运到该小区后,又在半夜把药送往附近的托运站。为了掩人耳目,托运单上的货物名称一栏都标为保健品。
, 百拇医药
    在摸清徐某夫妇倒卖药品的规律的同时,药监和公安执法人员又先后锁定了另外几个从事非法回收药品买卖的幕后老板。上海市药监和公安部门随即联合对这几个幕后老板实施抓捕,并对窝点进行查抄。结果发现,回收的药品除了一部分来历不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享受医保的市民处收购的。药贩子以现金收购居民医保药品,成批倒卖后赚取更丰厚的差价。

    据悉,近几年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一些不法商贩铤而走险,组织越来越严密,非法交易也越来越隐蔽。

    “他们应该是一个犯罪链,”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陈滨介绍说,“老百姓把家里的过期药或者是医保卡买来的药交给“马仔”级的人物,“马仔”级的人又把他稍微整理的药交给打包的这级人,打包的这级人把他整理好的中包装大小的药品交给第三级往外发货的人,发货的人再通过打包站发到外地去。”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来源复杂、真假难辨甚至是过期的药品被运到安徽、浙江、河南、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等地的诊所和药店销售。

    药贩子倒卖这些回收药品获利丰厚。据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对于通心络、波依定等价格昂贵的药品,中间价差高达1~2倍。到案发的时候,徐某银行账户上的流动资金已累计达800多万元,其他几个药贩账面的流动资金总额高达9000多万元。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集中清查,上海市药监、公安部门共端掉回收倒卖药品的窝点13个,查获各类药品1000多种,总价值高达290多万元。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并分别处以徒刑及罚金。, 百拇医药(赖强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