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3654
东莞:“乐土”不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30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5.30
     广东东莞药品零售市场被业界称为“行业最后一片乐土”已是两三年前的事。当时,东莞本草和东莞国药的神速发展在这块土地上书写了一段传奇。

    其后,许多外地企业纷纷进驻东莞,且不说各中小连锁企业的脚步纷至沓来,拥有深圳“四大家族”之称的海王星辰、一致、万泽和中联也在第一时间对此地发起了猛烈攻势。几乎在一夜之间,东莞成为众企业争抢的肥肉。

    去年年中,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广州二天堂也开始征战东莞,短短数月工夫已在东莞开出了6家门店;而记者在广东药品零售行业的“黑马”大参林的网站上看到,其早于2002年12月5日就悄悄地进驻这里,成立了东莞分公司,但其真正的发展还是在近一两年内;据知情人士透露,广东金康踏进东莞的日子也不远了,据说其正积极筹备开拓该市场的准备工作。也许,我们不知道的“密谋”进入东莞的企业还有许多。

    众多企业奔着“乐土”而来,可是,东莞的药品零售市场已今非昔比,东莞本草和东莞国药创造的神话并没有在后来者身上再现。“乐土”一说渐成往事。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在当地,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者,都已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业界看到的,是部分连锁行将退出这块曾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市场;而看不见的,还有当地药店经营者因竞争加剧增添的烦恼。

    汇仁堂们的发展之惑

    东莞汇仁堂成立于2005年初,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物流企业。成立两年来,其批发业务基本没怎么做,却集中精力发展了21家直营药店。在这家小企业身上,我们可以窥见东莞药品零售市场近两年发生的巨变。

    汇仁堂的总部在东莞大岭山镇,被周边十几个镇包围,其中不乏经济发达的虎门、厚街、莞城、大朗等。随着这里的交通日益发达,行业人士都认为其药品零售市场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活跃,大岭山的外来药店在近一年里增加了不少。

    汇仁堂的总经理邹武告诉记者,其21家门店全部是在2005年和2006年初发展起来的,2006年中段后一家门店也没有开,原因是“竞争加剧了,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不敢随便开店”。但是,邹武对药品批发和零售有很深的情结,他不允许自己的企业就此停滞不前,在公司成立之初时定下的“要把汇仁堂打造成百年老店”的梦想还在内心萦绕,因此,他不免有些着急。
, http://www.100md.com
    邹武着急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高薪聘请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换掉了原来的采购部经理。邹武手下的员工对记者说,他从来没有聘请过高级管理人才,以前都是自己亲手抓管理,但管得不算太严,员工们的日子比较好过;新来的副总做事雷厉风行,员工们一时间有点适应不了。

    邹武承认自己对员工的“纵容”,但他认为这是时局造成的。“以前,药店的生意很好,利润也不错,怎么开怎么有,对员工的要求自然就低了”,但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不重新打算不行了”。副总初上任时,也被这些“养懒了的人”弄得哭笑不得,他举例说:“一次,我们购进了12件药品,入库时,仓库人员吓了一跳,说是从来没有入过这么多的货,一天之内肯定入不完。我就告诉他们,你们还没见过一次入库成百上千件的呢。”而新上任的采购部经理也陆陆续续地发现了采购价格上的问题,“很多品种的价格都高得出奇,现在哪里还能用这种价格进货!”

    汇仁堂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市场已经发生了惊天巨变,而其仍停留在原有的竞争意识中,因此不知不觉地被市场抛在了后头。好在他们已有所察觉,重新制定了“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更新管理,加快门店发展;启动社会药店的配送业务。可以说,汇仁堂是东莞众多药品零售企业的一个缩影,这里的药店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清闲自在地过日子了。
, http://www.100md.com
    外地连锁缘何受阻

    在东莞本土企业平静日子被打破的同时,前几年进驻的外地企业也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深圳的“四大家族”,除较早进入的海王星辰比较稳定以外,其他3家的步履也开始变得蹒跚,据说其中已有一家基本撤出了东莞。二天堂进入的时间较晚,从其总经理张科对东莞二天堂的运作评价来看,也不太满意。记者跟随一位熟知东莞药品零售市场的业内人士在其几大重镇走了一遭,发现外地进入的中小连锁企业均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

    为何现实结果与预期想象如此不符?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外来连锁的商品结构不符合东莞市场的特点。“东莞面积大、人员散,打工族多,消费群年轻化,这样的消费特点注定不可能让药店有很高的经营额,因此,做大利润是最重要的。”他对记者说,“在东莞,只有做杂牌药才可能有出路。”
, http://www.100md.com
    说这话的时候,他拿出一张批发企业的快讯给记者看。这张纸上密密麻麻的满是产品样图和价格介绍,从表面看,与一般的企业快讯没什么不同,然而,其中有不少品种是非品牌生产厂家的杂牌药。比如某厂生产的“咳特灵片”,供货价为1.6元,而零售价却高达9元;某厂生产的“清肺抑火片”,供货价为1.7元,零售价高达10元,;某厂生产的“复方酮唑乳膏”,供货价为2元,零售价高达11元……而这些药品,常被用来替代那些大厂家的同类品牌药。

    每家药店都知道杂牌药的利润远远高于品牌药,在东莞又有什么特别的呢?记者仍然迷惑不解。这位业内人士笑了笑说:“在广州等大城市,为了吸引人气,在做杂牌药的同时,还得做品牌药。而在东莞,你不必担心人气问题,因为这里的消费群以年轻的外来人员为主,注重购药的便利性,即使品种再有优势,也不会有人坐车来买一个疗程的药。所以,高毛利品种的比例比广州等地区的药店高得多。”

    原来是杂牌药占比多少的问题!“也不尽然如此。外来连锁药店即便了解这一点,但在商品采购上也无法做到。”这位业内人士继续分析:“一方面,外来连锁的总部一般不会放权给东莞的分公司,其商品都是由总部采购运到各门店的,商品结构就形成了差异;另一方面,外来连锁初入东莞,一时间无法掌握对路的进货渠道,这一点让其商品结构进一步与本土企业形成差异。”
, http://www.100md.com
    在东莞,由于气候和消费特点等原因,有三大类药品最畅销:清热解毒药、妇科用药和皮肤外用药。“有些外来连锁连这一点也没有掌握。”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东莞不适合开大卖场,因为,在此地做大销售额没有意义,只有做大利润才是发展之道,“只要掌握了这个市场的特点,东莞一家日销售额500元的药店利润可能比广州日销售额1500元的药店还要高。”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东莞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高手云集于此,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受困于此。众药店将如何突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记者手记

    重拾“乐土”

    ■王军

    昔日“乐土”渐行渐远,在这个结果面前,记者无法阻止由心底生出的那丝伤感。
, http://www.100md.com
    究竟在伤感什么?自己也说不好,或许是对那个“人人安居乐业”的行业盛景有所留恋吧。

    不过话说回来,行业里“人人安居乐业”也就表示消费者要“愁眉苦脸”了,因为,从狭义的商业角度来说,行业的“幸福”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痛苦”之上的,消费者付出了更高的购药代价成就了企业的赢利目的。相反,充分的竞争削薄了企业的利润,却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购药成本。两相比较,对“乐土”的留恋便成为罪过。

    可是,“乐土”的失去,再一次向业界预警行业所处的生存困境。我们无法确定正在失去的是否行业最后一块“乐土”,但可想而知,即便还有更多的“乐土”,也正逐步消失。

    这究竟是行业之痛,还是消费者之福?

    每一个地区的药品零售市场其实都走过这样一段历程:没有药店的地方开出了药店,有50%利润的品种将利润降到了10%,本来赢利的企业出现了亏损……每一个市场都在朝着“充分”竞争的状态和更低的赢利能力而去。记者不能肯定消费者是否真的在此中获得了利益,却有一个疑问始终在心间萦绕:企业的命运与消费者的利益为何总凑不上调?

    其实事物一直都是这样发展的,只是眼睁睁地目睹一块“乐土”渐行渐远时,格外地触景生情而已。习惯的力量削弱了改变的勇气,为什么药品零售企业要在这样沉重的市场氛围里挣扎?“乐土”为何不能重拾?

    当然,重拾“乐土”不等于要简单恢复原有的药店数量或加重消费者的购药负担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新的“乐土”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与利益平衡。“充分的竞争”给行业带来的痛苦作为走向成熟的代价是必要的,但不能因为一个“大乱而必大治”的简单安慰对发生在其间的种种弊端敷衍了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