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腔起搏法降低持续性房颤危险
传统的双腔起搏(DDDR)易引发较高的右室起搏率,进而导致心室不同步,增加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心房颤动危险。SAVE PACe研究第一次证明,治疗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新的双腔最低心室起搏法较传统DDDR法能够明显减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
研究纳入1065例房室传导和QRS时限正常的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双腔起搏组和采用新方法(AV搜索和MVP)的双腔起搏组。新方法能使右室起搏最小化,鼓励自身房室传导,保护心室传导功能,防止心室不同步的发生。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72 ±12)岁,射血分数58%±10%,42%服用β受体阻滞剂,16%接受了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平均随访(1.7±1.0)年。
新方法组较传统组心室起搏的平均比例明显减少(P<0.001),而人工起搏率两组相近(P=0.96)。传统组和新方法组各有68例和42例患者发展为持续性房颤。经过调整患者基线特征和房颤的预测因子后,传统起搏法与新方法相比,发生持续性房颤的危险比为1.71(P=0.0064)。, 百拇医药
研究纳入1065例房室传导和QRS时限正常的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双腔起搏组和采用新方法(AV搜索和MVP)的双腔起搏组。新方法能使右室起搏最小化,鼓励自身房室传导,保护心室传导功能,防止心室不同步的发生。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72 ±12)岁,射血分数58%±10%,42%服用β受体阻滞剂,16%接受了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平均随访(1.7±1.0)年。
新方法组较传统组心室起搏的平均比例明显减少(P<0.001),而人工起搏率两组相近(P=0.96)。传统组和新方法组各有68例和42例患者发展为持续性房颤。经过调整患者基线特征和房颤的预测因子后,传统起搏法与新方法相比,发生持续性房颤的危险比为1.71(P=0.006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