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2871
五类传染病猛如洪兽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6.18
     最近,南方许多地方由于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厕所、粪池、垃圾站、污水池、畜圈或家畜饲养场地被淹没,那些被淹死的家禽、牲畜会腐烂变质,以致村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灾后气温炎热、潮湿,而且灾民居住的帐篷拥挤,垃圾、排泄物堆放杂乱,容易滋生蚊子、苍蝇和老鼠,各种致病微生物在短时间内生长繁衍迅速,极易导致各种流行病的爆发。这些村民们遭受洪灾已经非常不幸,不能让他们的“伤口”再被疾病撒上一把盐。所以,基层医生尤其要帮助他们做好预防免疫。

    钩端螺旋体病

    去年台风期间,战斗在抗洪斗争第一线的农民张某突然晕倒,高烧41℃,黄疸、口鼻出血,浑身颤抖、肝脏肿大并有触痛、肾损害。医生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因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亡,年仅29岁,令人扼腕。

    钩端螺旋体病起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四肢酸软乏力、眼结膜充血、小腿肌肉压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若治疗不及时,常因肾、肝衰竭而死亡。治疗时应使用的药物有:抗菌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每次40万单位,6~8小时肌注1次,疗程约一周。首次注射后4小时内应注意“治后加重反应”,若出现反应要加强镇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但是最好的办法是事前接种疫苗进行预防。需要与污染水源接触的人员,可根据当地疫情考虑接种疫苗,免疫力可维持1年左右。若事先未接种疫苗而又突然发生钩体病流行或接触疫水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同时,当地要管好猪、狗等动物,并妥善处理其粪、尿,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 http://www.100md.com
    流行性出血热病

    去年台风过后,许多农民无家可归,住在帐篷里,有的农民不慎被老鼠咬伤。李二狗就是其中之一,被老鼠咬了一口,没有太在意,结果2周后出现了发烧、皮肤黏膜出血点、急性肾衰竭的症状。医生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经过精心治疗, 李二狗度过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才捡回了一条命。

    该病典型症状为:发烧面红醉酒貌,头痛、腰痛像感冒,皮肤黏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等。治疗时应使用的药物有: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毫克, 或地塞米松5~10毫克,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以及病毒唑静脉滴注。如果出现急性肾衰竭,须采用血液透析。

    治疗虽可亡羊补牢,不过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因为鼠是人类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途径。所以洪灾后须野外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搭“介”字型工棚,周围挖防鼠沟。避免睡地铺。接触病人的人应戴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的,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被病人的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并一定要同时灭鼠。
, http://www.100md.com
    肠道传染病

    洪灾过后,气温高、水污染、吃冷食、苍蝇多等导致病原体繁殖快,是急性肠道传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例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其特点都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人及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传递病原微生物为主要传播方式。

    肠伤寒

    农民二改花自认为自己身体棒,就是不听防疫工作人员的劝导,还是像从前一样,照样喝冷水、吃冷饭、生食水产品,3天后出现了高烧、头痛、乏力、肝脾肿大、腹泻腹痛,最后不得不去就诊,医生确诊其为肠伤寒。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烧、困倦、头痛、全身不适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治疗时应使用的药物有:喹诺酮类,如来立信、氧氟沙星;或者先锋类抗生素,如先锋必;或者选用氯霉素。经过治疗,二改花出院了。

    霍乱
, http://www.100md.com
    霍乱也是洪灾后易发的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时应使用的药物有: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痢特灵)、强力霉素、 氯霉素、黄连素,或者喹诺酮类抗菌药,例如氟哌酸。

    痢疾

    痢疾是洪灾后易发的另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症,治疗时应使用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磺胺类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或者用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诺氟沙星每日600~800毫克,分2~3次口服,疗程3~5天。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黄连素0.3~0.4克,每日4次;一见喜4克,每日4次。疗程均为7天。
, http://www.100md.com
    所以,洪灾过后一定要喝开水,不喝生水。在水源受污染的地区,市民不能用生水嗽口、刷牙、洗刷食具和浸泡生冷食品(蔬菜、瓜果、水产品等)。吃熟食主要是指不生吃或吃半生海产品和海鲜,改用煮熟再吃。此外,高温天气里食物容易变质,不要因为太过节约而舍不得扔掉。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要勤洗手。特别是对甲类肠道传染病霍乱的预防,尤为重要。

    皮肤病

    洪灾过后,农民朋友为了自救家园,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或长时间在水中作业,容易导致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特别是双腿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侵袭,时间一长,可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渗出而导致湿疹。发生于阴囊及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俗称烂裆,是长期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抢险官兵中较常见的疾病,可以选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和克霉唑霜外用,效果较好。

    战士小黄,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等上岸后,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阴囊瘙痒不适,患上了湿疹,经过给予炉甘石洗剂及皮炎平霜才好转。那么,预防洪灾后皮肤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长时间呆在水中,并且要扑粉保持局部干燥。如果是轻度糜烂,患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擦即可。如皮损较多,症状重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抗阻胺药物,对伴感染的湿疹则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积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防外伤,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 百拇医药
    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也是洪灾过后容易发作的虫媒传染病。该病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可选用的药物有: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毫克,每日3次;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毫升,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也是洪灾过后易发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可选用的药物有:安宫牛黄丸以及病毒唑,但是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相关链接

, http://www.100md.com     今年5月: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接近5万

    卫生部近日在公布5月份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时指出:全国共报告肠道传染病4.9万余例,与上月相比上升了38.3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88%。

    卫生部指出,目前已进入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此外,疫情报告还显示,今年5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63467例,死亡590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肝、痢疾、麻疹和梅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6.25%。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肝和新生儿破伤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9.83%。

    5月,全国还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08896例,死亡6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60%。

    (周婷玉), http://www.100md.com(董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