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2800
“拒绝”,人生的必修课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6.20
     【事件回放】:小王在药店里人缘很好,因为凡是有人请他帮忙,他总是一口应下来,也不管这工作该不该他做。可是最近他感到这样什么活都揽有些吃不消了,因为有些同事请他帮忙做的事难度很高,有时候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有时候做不好还费力不讨好,而且这也不符合公司的规定。可是,拒绝吧,他又觉得面子上实在抹不开……

    桃子妖妖:有首歌里这样唱道,“世界需要热心肠”,可是如果总是像小王这样凡事一肩挑,那么他总有被压倒的时候,还好他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是说惯了“好”,他又该如何说“不”呢?

    过犹不及

    ■赵迎春

    像小王这样无原则、无限制地帮助同事,甚至因此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显然得不偿失,而且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消极现象:

    一、同事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如果小王每次都逢请必到,久之则每次遇到困难,同事不是先经过自己努力来想办法克服,而是习惯性地想到小王,如此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也会让小王来解决。
, 百拇医药
    二、同事容易养成惰性。常期的思想依赖会使同事懒于动手和动脑,本来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会让小王帮忙来做,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造成众人皆闲、一人独忙的不利局面。

    三、容易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工作出现失误,属于谁的职责范围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小王对每个人的工作都横插一脚(当然一般都是同事首先提出的),工作顺利完成没有纰漏还好,一旦工作出现失误,则很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如此小王必然是费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当无原则的“老好人”

    ■楚楚

    小王的遭遇和其性格有关:传统的“温、良、谦、恭、让”的教育方式,使小王似乎既不会对同事说“不”,也不敢说“不”。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大家不想干的事情都往小王身上推,也许当小王第一次这样无原则(自己工作尚未完成、时间不够用,却为别人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精力)助人为乐的时候,对方会友好地说一声“谢谢”;当小王第二次帮助他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觉得小王是一个“不错的人”;当小王第三次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边,而伸出友好的双手时,对方可能就觉得这是小王理所当然要做的,是小王的义务。就这样,从你在做,到你总是做,最后到你应该做,身边的人就这样把你给“定义”了:有求必应的“老好人”。
, 百拇医药
    虽然“老好人”绝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无原则的“老好人”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小王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做无原则的“老好人”。当被人委托一件事情时,小王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状况,再作出选择。如果只是举手之劳,并不影响自身工作,但帮无妨;但如果自己办起来非常困难,如案例中所说“请他帮忙做的事难度很高,有时候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有时候做不好还费力不讨好”,就应该直接说“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店长刚刚给我安排了很多任务,我都有点手忙脚乱了,正想找人求助呢。要不咱们也来个‘工作置换’如何?”同事一听你的话,自然就不敢再“为难”你了,因为你也有自己的工作,并不是药店的“闲人”。有时候,说“不”并不意味着逃避或是偷懒,而是对自己负责。

    学会帮助人 职场轻松行

    ■张立云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可以把请小王帮忙的情况分为三类:求教型、寻援型、偷懒型。以下分别予以说明,并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案。
, http://www.100md.com
    第一类:求教型。这种情况一般是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技能水平尚不足以自己完成工作,故而请高手帮忙。此类情况的特点有二。第一,偶发性,即“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难才来求神仙”,遇到困难了才求高手帮忙;第二,技术性,即要求帮忙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对于这种情况,给小王的建议是:采用“当教练”的方法。具体说就是,与对方一起处理一次工作,在工作中教会对方如何工作。在教的时候,要注意遵循“眼会、脑会、手会”的原则,即要让对方看清楚、记明白、练扎实。处理这种情况,最佳时间是在下班后。当然,这会占用高手的休息时间。但是,因为此类事情,一来不会经常发生,二来能增进同事间的友谊,所以还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第二类:寻援型。这种情况一般是工作人员很难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的工作,因此希望借助外援。此类情况的主要特点是紧急性,即一般不到火烧眉毛不找人。对于这种情况,给小王的建议是:慎当救火队员。具体来说就是,不要什么情况都伸出援手,要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要看自己的忙与闲。如果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处理完,就要先处理自己的工作。万万不可“种了别人的豆子地,荒了自己的棉花田”。如果确实因为自己手头忙,而无法伸出援手,也要按照“说明具体理由,给出明确时限”的方法告诉对方。就是要告诉寻援者拒绝他的理由,又提出一个明确的时限,告诉他在此时限后,才能帮助他,以便他根据情况选择,是等待还是另寻援。比如,同事请小王帮忙,而小王正在填写当日销售报表。这时,小王可以跟对方说“我现在正填今天的销售报表呢,稍等会儿,大概有20~30分钟就可以了,好吗?”特别要注意的是,给出的理由和时限都应是真实、合理、具体的。这样做,即便帮不上对方的忙,对方也能理解,不会造成同事间的关系紧张。
, 百拇医药
    第三类:偷懒型。这种情况一般是,自己的事情却要求别人做。提出这类要求的人,都是自己觉得还有点特殊性的人,比如说上司的亲近之人、资深员工,有时也可能是一个自认为能迷死天下人的美眉。此类情况的主要特点是:来者都有势,偷懒不商量。他们明明自己很清闲,却要求同事们替他们干他们份内的工作。对于这种情况,给小王的建议是:第一要爽快而含糊的答应;第二,要用足“拖”字诀;第三,还不行就搬出老板当借口。具体来说就是,因为这些人在单位都是些有点势力的人,一般不要和他们正面冲突。当他们要求帮忙时,可以说“好呀,稍等,过会儿马上来”。在这里,第一不说具体的理由,第二不说明确的时限,这就是爽快而含糊的答应,一般,听到这样的回答,识相者就不再提要求了。但如果对方还是几次三番的要求,那么,就把这话多说几次!如果对方态度很蛮横,完全可以说“哎呀,我很想帮你呀,只是,老板要我先完成这个活,他已经催了好几遍了!”到这里,一般不会还有纠缠者了。需要提醒的是,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怕,不要气,要心平气和地应对。

    若有所思
, 百拇医药
    说“不”

    ■叶冬

    在切入这个话题之前,笔者想和小王分享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生活工作都很压抑,于是去找禅师求得解脱痛苦的方法,禅师却笑而不答,让他自己领悟。第一天,禅师问他悟到什么?他说不知道,禅师便举起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他仍然说不知道,禅师举起戒尺又打他一下;第三天,他还是没有收获,当禅师举手要打时,他却挡住了:“您是长者,我知道应该尊重您。但凭什么老是打我?”禅师笑道:“你总算悟出了这道理——拒绝痛苦,拒绝原不应该由你承受的东西!”

    当同事或者朋友毫无道理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举起“求助戒尺”的时候,你是永远“逆来顺受”还是站起来“当头棒喝”呢?你是否在心里这样追问过自己:“他是我的朋友,我知道应该帮助他。但这种帮助应该永无止境而且是单方面的吗?”
, http://www.100md.com
    这时候,你必须学会拒绝。拒绝是人生的必修课。也许你无法让那些给你添加烦恼的人从你的圈子里消失,但你完全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拒绝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小王正是由于不会拒绝,才导致了同事们大事小事全往他身上推。因此,要摆脱“困境”,小王必须学会拒绝,否则就会永无休止地陷入“被别人的琐事包裹”的怪圈,甚至因为别人的工作而将自己的工作搁浅,导致领导对你逐渐产生看法,对你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你完全失去自我不说,甚至还会被领导“清除”出队伍。那么,怎样才能恰当地拒绝别人而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和不快呢?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一个人走向职业成功的阶梯。求助与被求助,拒绝与被拒绝,都是通过语言对话的形式传递给对方的,因此利用巧妙的语言表达,即便是难以说出口的“拒绝”,也会让对方“如沐春风”。比如,当你的同事再次将一件本不该你来做的事情交给你,而你确实无法施以援助的时候,不妨笑着告诉他(她):“呀,伙计,你是把我当成‘铁人’,还是‘超人’?这个忙对我来说难度的确太大了,你确定没有和我开玩笑吗?”只要你能幽默而友好地阐明自己的理由,相信大多求助者是可以主动放弃的,他们应该知道,拒绝是你的权利,就像他们拒绝别人也是对自己权利的一种维护一样,自然不会因此而“仇视”你。这样,你就可以从同事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自己创造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而不是总在为“别人做嫁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