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23期
编号:11459139
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良方何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23期
     今年的EuroPCR大会上,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

    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威胁不容小视

    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也是死亡危险增加的明确标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中约15%~30%可能由间歇性跛行进展为CLI,出现下肢静息痛甚至皮肤破溃(溃疡或坏疽),促进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和糖尿病等。

    CLI并不少见,估计50岁以上人群中约1%存在CLI。该病预后非常差,在一年内仅有一半患者能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另外25%患者则接受大截肢手术,其余25%患者死亡。

    血运重建对CLI意义重大

    CLI首选治疗方案为血运重建。除非为了挽救CLI患者生命必须进行截肢手术,或者血运重建治疗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否则应立即采取血运重建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为促进溃疡或坏疽组织愈合,患者病变部位需要有高水平的氧分和营养供给,这至少要求有一支胫动脉不间断直线血流供给。一旦创面开始愈合,即使氧分相对较少也可保证患者无症状。因此,CLI血运重建治疗的首要目标并不是保证治疗血管的长期开通,而是恢复下肢特别是足部的直线血流,达到缓解症状(缓解疼痛,促进破溃皮肤愈合)的临床目标。在这基础上,才进一步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保持再通血管开放。

    TASC工作组的报告指出,CLI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非介入或药物治疗对这类疾病效果不明显。目前研究资料显示,介入治疗操作成功率超过82%,而肢体挽救成功率甚至高达98%,临床效果可媲美甚至超过外科搭桥手术。

    CLI介入治疗仍在完善中

    介入治疗风险低、创伤小并可重复操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介入在CLI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CLI病变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介入治疗充满挑战性。
, 百拇医药
    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CLI时,普通导丝很难通过完全闭塞的血管。但随着导丝和球囊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冠状动脉技术应用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CLI膝下血管治疗成功率大大提高。有研究报告内膜下球囊成形术肢体挽救成功率高达90%,但该技术操作复杂,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资料,还无法对该技术与常规球囊成形术进行比较。

    一项纳入112例CLI患者的研究表明,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高于单纯球囊成形术(94.8%对78.4%),两者1年肢体保存率均超过96%。但是膝下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数据较少,而且由于血管直径小、再狭窄处理困难,一般情况下还是避免使用支架。目前支架主要用于处理限流的夹层或其他并发症。Scheinert 和 Siablis等的研究均表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CLI患者,有利于降低再狭窄率。

    斑块消融技术中,旋磨术用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经验不多。Ansel 等采用旋磨术联合阿昔单抗治疗15例完全闭塞或弥漫性CLI患者,随访1年仅有1例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另外,准分子激光辅助血管腔内成形术是非常有效的慢性CLI介入治疗手段。LACIⅠ期和Ⅱ期试验证实,准分子激光+球囊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必要时)具有非常高的挽救肢体存活率(可达93%),同时治疗风险显著降低。

    尽管目前尚无公认的CLI理想治疗方案,但随着技术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发展,特别是借鉴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CLI治疗会有新的突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