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1461907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临床验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57期
     马建国 山东省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带状疱疹经过治疗皮疹消退后,遗留神经痛的症状比较多见。临床观察,老年人患此病后遗留神经痛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发于额部、季肋、腰、腹、臀部、大腿处的大疱性带状疱疹,最易遗留神经痛,有的可长达1~2年或更长时间。表现在原发部位,疼痛剧烈,呈阵发性,锥刺样疼痛,甚时难以忍受,夜间不能安眠。笔者在临床中辨证治疗,获效较好,兹举验案如下。

    病例1 高某,男,40岁,1988年3月23日初诊。

    30天前,左胸背季肋部曾患带状疱疹,某院经用聚肌泡、维生素B1、维生素B2注射,病毒灵、去痛片内服,外搽氧化锌洗剂等治疗后,疱疹消退。然至今上述部位仍有灼热不适感,阵发性剧烈疼痛难忍。查见患处肤色略显暗红,触之灼热。口渴,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 http://www.100md.com
    辨证:患疱疹后余热毒邪未得清解,灼伤郁阻肌肤所发。

    治则:解毒清热,活血逐瘀。

    处方:生地30g,板蓝根30g,紫草10g,黄芩10g,黄连10g,栀子10g,石膏10g,公英30g,银花30g,大黄10g(后入),木通6g,丹参30g,赤芍12g,生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丹皮30g,板蓝根30g,水煎适量待凉湿敷患处,每日数次。

    服药5剂后,皮损处灼热疼痛症状大减,肤色已趋正常,小便不黄,大便不干,余症俱轻,上方去大黄、木通,续服4剂,热痛感全消治愈。

    本例发病后虽经注射内服抗病毒药物,疱疹消退,但其皮损处仍色红痛剧,且有灼热不适感,口渴、尿黄、便干。据其诸症辨析认为,属火热毒邪未能彻底清解,肤色暗红,是有瘀有热,热不清火不降毒不解则肌肤难得安宁。故取生地、板蓝根、栀子、紫草、黄芩、黄连、银花、公英等解毒清热;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诸药互用,使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症状较快消失。
, 百拇医药
    病例2 孔某,男,74岁,2005年6月29日初诊。

    3个月前,右下肢发生6处大小不一红色条状皮损,上附较密集的绿豆粒大小丘疱疹,呈簇集性分布,触之皮损灼热,在本地社区卫生服务站予抗病毒西药,如阿昔洛韦、聚肌胞、病毒唑、维生素B1等,及止痛药物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氧化锌洗剂等,皮损处丘疱疹虽已干涸结痂消退,但遗留神经痛的症状至今却有增无减,阵发性灼热痛,甚时如针刺状,难以忍受。查见痛处皮损肤色显暗红色,触之有灼热感,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辨证:皮疹处热毒未得及时清解,蕴结所发。

    治则:清热解毒,抗病毒止痛。

    处方:公英30g,地丁30g,银花30g,连翘10g,赤芍12g,延胡索12g,板蓝根30g,大青叶12g,丹皮10g,地骨皮10g,黄柏10g,知母12g,天花粉10g,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大黄50g,丹皮50g,水煎适量待凉,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有热痛感即敷,不拘次数。

    服药10剂后,原发皮损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肤色由暗红转淡,触之已无灼热感,口已不渴。上方去丹皮、知母、天花粉,续服10剂,停外用药。

    疼痛症状全部消失,肤色正常,无任何不适治愈。

    本例带状疱疹初起时即用几种抗病毒西药注射、内服、外搽,迁延3个多月,皮疹虽结痂消退,但遗留神经痛的症状未有减轻,且有疹色暗红,触之灼热。据症辨为热毒蕴结,未得及时清解,故遗留神经痛症状。因而取公英、地丁、银花、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抗病毒;赤芍、丹皮、地骨皮、黄柏、知母清热活血;延胡索止痛,配合中药煎液冷敷,使热清毒解痛止,肌肤得以完全治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