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7388
医院向“120”行贿究竟谁来埋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5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7.05
     刘洪波

    《半月谈》的报道说,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沈阳急救中心铁西分中心每向沈阳市第五医院运送一名住院病人,车上医生、护士、司机各可获得100元。在上述时间段内,沈阳五院向沈阳急救铁西分中心工作人员送出贿款41万余元。

    现在人们都有很强的“资源”概念,资源是用来开发的,开发是用来产生利润的。当把病人作为一个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来对待,救治就成为使“病患资源”得到更充分开发的手段,病人也就变成了会走路的钱币。这无疑是对人的价值的蔑视。

    据报道:“近两年,北京、辽宁等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因120舍近求远而导致死亡或抢救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事实足以让人去想象开发病患资源的严重性,120的加入表明所有医疗相关环节已全部编入“病患资源开发”的链条。

    肯定还会有人说,医院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我同意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这不能改变病人已成会走路的钱币这样一个判断。问题是,当社会一方面在提倡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人又被看成钱币时,人本主义是否会变成“货币本位主义”呢?

    有朋友说,看到别人受苦,自己就会感到不忍,并会努力去做些什么。我说,这是一种高贵。但高贵往往被认为是不理性的,所以不仅会受到理性分析的劝说,还容易受到理性原则的利用。很大程度上,我们已处在一个以“资源”标准来处理人及相互关系的环境之中。人们以搜寻资源的眼光相互打量,充满职业精神,却令人不能心安。因为“棺材铺子盼死人”虽符合商业理性,但理性是否需要高贵精神来导引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