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272
药物过敏试验马虎不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09
     ■陈金伟

    过敏有很多种起因,药物引起的就是其中之一。基层医生由于工作条件有限,常须给患者注射药物。但是基层医生大多为非护理科班出身,对药物过敏试验法不甚明了,而且目前各地的基层医学继续教育均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笔者搜集并整理了四个因药物过敏试验操作不当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供同行参考。

    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药液配制错误导致假阳性

    案例:33岁的乡村医生刘某1 年前接诊了一位因感冒而由家人带来就诊的患儿。因给予肌肉注射病毒唑以及对症支持治疗5天未见效,刘医生考虑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但是刘医生在配制皮内试验药液时出现错误——漏做了一个步骤,无意中把每毫升含青霉素200单位的敏试液配成每毫升含2000单位,以致给患儿作敏试时出现假阳性,遂改用疗效不如青霉素、价格昂贵的林可霉素。此后,患儿到刘医生处看病时都不敢使用青霉素,以致医疗费用飚升且疗效欠佳。直至不久前的一天,患儿因感冒治疗不力并发肺炎到某上级医院儿科求诊,医生嘱护士重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方知患儿过敏试验呈阴性(或仅对上一批号青霉素过敏)。
, 百拇医药
    提示: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间隔超过3天需重试)。过敏试验药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①取一瓶80万单位青霉素G,加入4毫升生理盐水,即每毫升含200000单位;②取上液0.1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20000单位;③将上液驱剩0.1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2000单位;④将上液驱剩0.1~0.25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200~500单位(每次抽吸时均需将液体摇均匀)。试验方法:将第④步骤混合液注射0.1~0.25毫升(即20~50单位青霉素)于患者皮内,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1厘米,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瘙痒,或出现过敏性休克)。本例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为漏做第④步骤,以致敏试液浓度过高所致,值得大家注意。

    氨苄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药液配制错误导致假阴性

    案例:56岁的某个体诊所医生黄某不久前接诊了一位因尿频、尿急和尿痛而来就诊的患者,黄医生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经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此前患者曾在外院注射庆大霉素、小诺霉素以及鱼腥草注射液等药物3天,但疗效不明显。故黄医生改用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但因黄医生误以为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方法对于氨苄青霉素“也同样适用”,以致错将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方法用于氨苄青霉素,导致患者皮内过敏试验出现假阴性,进而误导自己给患者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急送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抢救1小时后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提示:氨苄青霉素为对革兰氏染色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较好作用的一种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因其同属青霉素类药物,故使用前需作皮内过敏试验(间隔超过3天者也需重试)。其皮内过敏试验药液的正确配制方法如下:①取一瓶0.5克的氨苄青霉素钠,注入2毫升生理盐水,即每毫升含氨苄青霉素25万单位;②取上液0.2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氨苄青霉素5万单位;③将上液驱剩0.1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氨苄青霉素5000单位;④将上液驱剩0.1毫升,加入生理盐水至1毫升,即每毫升含氨苄青霉素500单位(每次抽吸时均需将液体摇均匀)。试验方法为:将第④步骤的混合液注射0.1毫升(即50单位的氨苄青霉素)于患者皮内,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的观察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同青霉素。

    破伤风抗毒素阳性未作脱敏注射导致患者死亡

    案例:47岁的某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朱某不久前接诊了一位外伤患者。检查发现患者左下肢有一约3~4厘米长的伤口,伤口较深,且沾有泥土和杂草。朱医生当即决定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但作过敏试验后发现结果呈阳性。
, http://www.100md.com
    按卫生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基础护理学》中有关“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规定,有关医务人员应给予过敏试验呈阳性者作小量多次、每次间隔一定时间的脱敏注射,以使患者逐渐对该药物脱敏,然后注射该药,以免日后破伤风发作。

    而朱医生因为非护理科班出身,对脱敏注射法不甚明了,同时也害怕在脱敏注射过程中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难以抢救,故没继续给患者作脱敏注射。不料半个月后,患者破伤风发作,经送上级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提示:破伤风抗毒素为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故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作皮内过敏试验;又因破伤风一旦发作起来难以救治,故对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的患者,按照规定护士必须在医生在场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脱敏注射。脱敏注射法如下:①取破伤风抗毒素0.1毫升,加入生理盐水0.9毫升,肌肉注射;②取破伤风抗毒素0.2毫升,加入生理盐水0.8毫升,肌肉注射;③取破伤风抗毒素0.3毫升,加入生理盐水0.7毫升,肌肉注射;④以余量破伤风抗毒素,稀释至1毫升,肌肉注射。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反应轻微(如仅有皮肤症状),待症状消失后酌情增加注射次数和减少剂量,以便顺利注入全量;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则立即停止注射,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
, 百拇医药
    普鲁卡因未作皮内过敏试验致过敏性休克

    案例:28岁的全科医生黎某,不久前接诊了一位因牙痛而就诊的患者。黎医生诊断其为牙尖周围炎,经保守治疗半个月未见效,故建议患者拔除病牙。患者同意拔除。1周前患者遵医嘱前来拔牙。黎医生拔牙前给患者注射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按有关规定,使用普鲁卡因前必须作皮内过敏试验。但黎医生认为肾上腺素普鲁卡因已含有肾上腺素,“可预防过敏反应”,故未按有关规定行皮内过敏试验即给患者作局部注射,以致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幸亏全站医务人员马上上前协助,方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提示:普鲁卡因为常用局部麻醉药。为减缓普鲁卡因的吸收,延长麻醉时间,故有从中加入肾上腺素的复方制剂(如本例所用的肾上腺素普鲁卡因)。由此可见,在普鲁卡因中加入肾上腺素纯属为延长麻醉时间所需,并非是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故此,使用肾上腺素普鲁卡因时,一定要遵照有关规定进行皮内过敏试验,一旦皮内过敏试验呈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应停止使用。

    普鲁卡因的皮内过敏试验方法为:取0.25%的普鲁卡因0.1毫升作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的观察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同青霉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