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256
谁在炒作制剂出口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09
     通过认证只是进入这些国家市场一个最起码的条件,要想在人家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那更加不容易,品牌、渠道、网络都不能少。更何况,据说此次华海药业的艾滋病药物是被美国的一些组织采购后用于援助非洲市场的,这就离美国本土市场更远了。

    近日,一个号称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得到了广泛追捧和炒作。不久前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接到FDA来函,位于临海汛侨的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厂区和位于临海社桥的川南原料药生产区通过了FDA认证,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FDA认证的制剂生产企业。甚至有评论将此定格为中国原料药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事件。当然,媒体和评论家们发出如此盛赞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国原料药已经敲开欧盟国家的大门后,制剂的国际化经营始终是大家最为企盼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号称投巨资打入欧美主流医药市场的企业总是受到外界广泛的关注。

    于是这几年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总是隔三差五就传出某某企业放出豪言要投巨资通过FDA或者欧盟的认证。这里面有两种企业,一种是光说不练,这些企业总是喊口号最响亮,参加完一个国际展会和国外客户接洽了一下,草签了一个合作协议,回国就开始大肆宣扬要挺进欧美市场,可细心的人一留意,就发现这些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东南亚、俄罗斯等二流市场上流通。就像孔乙己当年去敲丁举人家的大门被骂了一顿,结果孔乙己就说和丁举人搭上话了。整个就是一个恶性炒作。
, http://www.100md.com
    近几年,另一种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很向往欧美市场,频频出国参加大型国际制药展会,也舍得投点资运作欧美GMP认证,有的甚至号称投巨资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比如前几年因为投资在美国进行新药临床验证的某中药企业,被称为是国内首个敢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的中成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企业被冠以中药现代化之父的名号,成为众多国内中药企业学习的榜样,该企业也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产品成为国内最耀眼的中药大品牌。不过都5年了,其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似乎仍然没有结果,而且口号也越来越弱了,这不由得让人对其在美国的注册初衷产生疑问,到底是真的想进入欧美呢,还是来个声东击西,通过试图进入欧美市场的举动来拉高产品和企业的声望,图谋国内市场?

    再来看看这次华海的FDA认证之路,号称花了1亿元人民币,而且是真刀真枪地在做,比起上述企业,自是进步不小,不过由此就推断其全面打开欧美市场似乎为时尚早吧。通过认证只是进入这些国家市场一个最起码的条件,要想在人家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那更加不容易,品牌、渠道、网络都不能少。更何况,据说此次华海药业的艾滋病药物是被美国的一些组织采购后用于援助非洲市场的,这就离美国本土市场更远了。

    所以,这次华海的制剂产品通过FDA认证的意义,也就只是延续了其在原料药方面成功的路子,仍然是依靠成本优势为国外的客户贴牌加工或者委托加工制剂产品。等什么时候其自己品牌的产品在美国登陆了,那才是真正敲开了欧美主流市场的大门。

    在这方面,国内企业得向印度企业学习,人家是做到了才敢说,而我们往往是先说后做,有的是光说不做,相比之下,心态浮躁了许多。, 百拇医药(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