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257
中国亟需新药筛选平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09
     “要做真正创新的小分子药物,国内还是缺乏国际水平的新药筛选平台!建立国家南方药物筛选中心是有远见的想法。”7月5日,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广州医药院),受邀前来参加2007广东省医药创新活动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化学基因组学中心负责人郑伟对记者如是说。

    国家南方药物筛选中心,即拟建中的华南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将是我国第二个新药筛选中心。

    缩小差距的机遇

    留学美国的郑伟曾经在美国一些制药企业和NIH组建了多个药物筛选中心,熟悉国际制药产业大环境的他感觉新药研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在聆听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介绍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的过程之后,郑伟也认同于“仅仅实验条件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好成果,还需要富有经验的科学家专业分析,加上一点运气,才可能在创新药物研发上有所突破”。
, http://www.100md.com
    但以上海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情况来猜度国内新药筛选平台的建设,郑伟认为国内还是相当缺乏新药筛选平台,因为上海这个“惟一国家级新药筛选中心”已经是国内最领先的,但比起国外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跨国药企早年就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新药高通量筛选平台,化合物近年更多达到100万~300万个,近年还通过与高容量筛选联合等技术,不断提高创新药物筛选的质量。即使这样,创新药物的上市数量仍不断下降,为此,众多美国研究机构纷纷建立了药物筛选中心。从2004年开始,NIH也应政府的安排建立新药筛选平台,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越来越紧密,后者的成果也为制药工业提供了发展动力。这些后建的筛选平台尽管化合物数量少,一般在20万~50万个,但设备先进,美国NIH高容量筛选,仅一个药物筛选机器人就2100万美元,这甚至超过了广州医药院筹建投入的一半,而且这些设备2~3年就要更新。新设备也大大提高新药筛选效率,使政府研究机构更多地介入新药早期开发,帮企业找到新药,同时也承担一些企业不愿意投入的少数病例疾病研究,如遗传缺陷性疾病。
, 百拇医药
    郑伟还介绍,国内很多药企曾派代表到NIH药物筛选中心去,但由于意识不足加上投入有限,国内企业做药物筛选平台的还比较少,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以中国近年经济发展水平看,郑伟觉得国内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药物筛选对药物创新的重要性。相关的决策者必须看到目前在药品市场上仍以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化学药物)为主,为深入研究这类药物的安全性,建立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创新药物筛选投入再大,也值得政府投入。台湾此前就投入巨资买了同NIH一样的筛药机器人,建立了筛选中心。

    此外,郑伟觉得政府应该投入到药物筛选平台建设的原因还在于市场机遇。以日前葛兰素史克(GSK)首次在中国设立从新药开发到产品注册的完整型研发中心来看,受到成本压力的跨国制药公司正纷纷将研发业务陆续转移到中国,这对于国内建立国际水平的药物筛选服务平台是个很好的市场机会。

    华南筛选中心显山露水

    6月28日,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视察广州医药院时,对在华南设立新药筛选评价中心表示了认可,至此,华南“国家新药筛选评价中心”开始浮出水面。
, 百拇医药
    当日,在广州医药院谈到研究院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广东省科技厅牵头创建的国家创新药物筛选评价中心时,李学勇强调,从国家创新药物筛选评价建设战略布局来看,在华南设立新药筛选评价中心很有必要,相信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创建华南“国家新药筛选评价中心”中能够发挥核心作用。

    记者从广州医药院院长助理李文全处了解到,以广州医药院为核心建设华南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已经是钉在板上的事,只是具体操作事宜还没有定论。目前可以公开的内容包括:部(科技部)院(中科院)省(广东省)市(广州市)共建;在现有力量基础上,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按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价值链要求全面建设各技术平台。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也确认了此事。李兴华指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产值位列全国前三名,学术机构也较多,高水平研究成果间有,只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国际水平的药物,制药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 百拇医药     目前,华南“国家新药筛选评价中心”计划将在5年内建成,正好呼应了广东提出的“建设全国生物医药强省和中医药强省,利用丰富的南药、海洋药物基础,整合资源,各方共建国家级新药筛选评价中心”。此次举办新药创新活动月就是将国际创新药物研究专家、药物筛选专家、跨国企业研究带头人请进来,广泛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为药物筛选中心积累经验,提升国家新药筛选水平和药物创新能力。

    因理解而达成共识

    华南建立新药筛选中心的计划,是否将对上海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构成威胁?王明伟不这么认为,他向广州医药院陈凌院长表示:“全力支持,有需要尽管开口,因为大家的共同心愿是把中国的创新药物事业做起来!”这其中或许包含了王明伟过去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科学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一路的艰难而对后来者的理解。

    上海张江旁边就是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实验条件、工资待遇都比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好,人才流失随时都可能发生。王明伟与技术骨干们怀着“为国家做点事”的想法,5年来经过76000多个化合物的筛选,终于发现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占据了绝对优势,目前正在与两家大型跨国公司谈千万美元级别的合作。

    王明伟认为,从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来看,今后国内还应多建立创新药物筛选平台,共同把中国的药物创新水平提升起来,“仅有我们一家还远远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药物创新水平”。

    当日活动还邀请到钟南山院士。钟南山认为,如今新药开发过程需要借助高新技术来提升水平,因为在新药创新研究技术上的差距确实可能影响研究的深入程度,以国内在药物筛选平台建设与国外的较大差距来看,我国药物自主创新确实亟需建设自己的新药筛选平台;更重要的是,打造新药创新平台应引入医疗领域人才,使药物研发紧贴临床实践。, 百拇医药(刘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