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131
医药毕业生的多元化选择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3
     小刘2002年毕业于成都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厦门一家妇幼保健院工作。虽然医院的工作挺稳定,但对于小刘来说却觉得有些沉闷。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看着一些生命的消逝,这对于一向爱好文学的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折磨。后来这家医院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主治医生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处罚。虽然小刘没有被牵涉进去,但这次事故对她来说依然是很大的震撼。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但是做了没多久,小刘仍然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于是决定离开。此后,小刘到一家医药公司担任医药代表,做了一段时间销售,业绩平平。到底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她开始对自己的前途迷茫起来:回医院上班,似乎没有意思;而自己是学医出身,把专业丢掉也太可惜了。后来,她与家人一起来到广州发展,在一家医药杂志社工作,在兴趣和专业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

    跳槽很普遍

    小刘的经历在当代医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不是少数。据小刘讲,她所在的单位有好几个同事就是从医生岗位跳槽过来的。
, 百拇医药
    在报考医学或者药学类专业的学生中,有误打误撞的,也有遵从父母之命的,也有看中其良好就业前景的,尤其是对于药学专业而言。据了解,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而且这种选择还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跳槽的现象很普遍。

    对此,有人将大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种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这样的工作。A君本来在一家药企的质量检验部门工作,还是很充实的。后来,由于其他部门的人跳槽太多,领导就把A君调到另外一个部门。由于新工作非常枯燥,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向来温顺的A君愤而辞职。此时,距A君毕业只有半年时间。

    一种就是嫌工资少、又没有前途的。对于药科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做医药代表在两年前是一件美差,因为它意味着高收入。但是如果你不幸进入的是一些小企业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B君不幸就是其中的一个。毕业之后他进入国内一家中型制药企业做医药代表,每月1000元的底薪已经让他郁闷了,但紧接着是这两年国家大力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医药代表的日子日益艰难,眼瞅着青春就这样耗掉,B焦虑万分,所以他一直思谋着跳槽的事情,但一直未能如愿。
, 百拇医药
    还有些是发现有更好发展机会的。C毕业后被国内一家大型的医药集团招聘到上海工作,负责国际商务,底薪不低,福利也不错。而且由于这家公司在国内制药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C还可以接触到许多高层官员和发达国家的学者。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让C满足。一年之后,C义无返顾地辞职,并找人合伙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一种医疗器械。

    另外就是读研或者出国深造的。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在目前国内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大都是为了增强自己以后的竞争力。有人甚至在工作几年之后再辞职考研。

    不过,与毕业之后的频繁跳槽形成对比的,是未毕业前的迷茫与焦虑。打开各个相关论坛,关于“药科毕业生今后到底能做什么?”的疑问随处可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普遍不好,他们的就业也日趋理性和务实。”某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的负责人说,“现在的学生更注重对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能结合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的工作。”

    一位药学专业的毕业生说得很好:“其实对工作不要有太多的美好想象。工作之后才会发现,所有的都没有你原先预想的那么美好,现实就是现实。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现在大学毕业生也是普通劳动者,学校的经历只是过去式,最终还是看能力的。干几天就说不行,怎么可能有结果?”
, 百拇医药
    价值多元化时代

    事实上,从正式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30年。在这30年之间,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到多种经营模式的出现,国外各种思潮也开始不断涌入。1996年开始大学并轨,作为这个时代最敏锐的接受者——大学生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深远。

    同时,这30年也是中国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制药企业的成立,跨国药企在中国也纷纷设厂。然而,在选择面拓宽和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校大幅扩招和由此产生的更明显的就业压力,这些都可在当代医药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映射出明显的印记。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上一代人个人职业发展的主动权并不由个人掌握,而是掌握在所谓的组织手中,个人职业生涯的管理也主要由这些组织承担起来。这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没有失业之忧。同时也由于缺乏更多选择,使得我们的上一代更加容易对组织产生忠诚感。那时候,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尺度就是是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在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新一代人的职业成功标准更多地强调职业生涯目标在心理层面的成就感,他们对地位并不十分看重,但希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灵活性,并渴望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心理成就感更大程度上由自我主观感觉认定,而不仅仅指组织对个人如晋升、加薪等的行为。

    这种变化折射到现实中,最明显的就是频频跳槽。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期大多在1~3年。当被问到“你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1.3%的人回答1~2年,34.4%的人回答2~3年,7.8%的人回答3~4年,还有15.7%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

    某药科大学毕业生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还有一个月,就到毕业一年的纪念日了。当初一起毕业的很多同学,在这一年内的工作变动非常频繁。有一个同学,是我们宿舍12人中曾经一致认为最踏实、最不会轻易辞职的人,然而她事实上却成了最早辞职的一个。还有很多做销售代表的同学,大都跳了好几家。那个做医药进出口的自己开起了医疗器械贸易公司,那个做QC的被调到QA后又去生产线轮岗了,而那个做药品注册的很早就不干了,那个做GMP培训监管的也跳去做了代表。”
, 百拇医药
    在上面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频繁跳槽中,反映的其实正是在当今价值多元化时代,药科大学毕业生的多元化选择。

    链接

    药学人才培养

    30年大事记

    ★1977年,全国高等院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药学院校恢复招生;政府大力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以恢复和发展药品生产经营、药学教育和科研。

    ★1981年,因顾虑高级药学人才在医疗卫生部门的分配问题,有关部门作出了停办高等药学教育的决定,部分院校的药学系面临解散的压力,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严重受损。

    ★1988年,我国开始试办7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

, http://www.100md.com     ★1991年,我国受过高等药学教育的药学人员与总人口比例为1:22000。

    ★1992年,全国高等药学教育单位达61家,医学、药学专业在校生占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而其中药学专业在校生仅占总在校生的0.66%。

    ★199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药科大学建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药学专业点。

    ★1998年,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参与办药学教育,把基础学科力量和工程学科力量充实壮大到了药学领域,使药学教育的结构更趋合理;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发生了重大变革。

    ★1999年,卫生部科教司颁发了《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这是一次对药学人才毕业后药学教育的探索,其中包括基础专业培训3年、定向专业培训2年。
, http://www.100md.com
    ★1998~2000年,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和结构性改革使高等药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3年改革在药学教育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各地办学积极性高涨。

    ★2001年,国家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减少医学类专业数量”,“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的政策要求;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药学教育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2003年,由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药学教育存在明显缺陷:重促进经济发展型人才培养,轻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药学教育模式仍以化学为主,课程设置不合理,学历教育层次偏低;药学教育脱离临床,至今无临床药师培养制度,致使“有药可用”和病人“用药知识不足”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

    ★2003年,我国有180所高校开设了本科药学教育,比1999年增长46.67%。

    ★2004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我国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2006~201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大纲。

    ★2005年,由中国药科大学主持完成的教改成果《21世纪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由中国药科大学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筹建的国内首家药学人才培养基地落户南京。

    (强子), http://www.100md.com(贺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