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132
人才培养:量增与质变同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3
     “我打算读研后工作,所以哪个专业更好找工作呀?”7月4日,一位药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在某著名医药网站论坛上发出这样的询问。问题下面很快出现多条热心网友的回复和建议。一天之后,这个帖子点击率仍继续攀升。下面这条看似并不起眼的跟帖却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大家都说‘学医赛不过学药’,你们药学毕业生简直就是捧着金饭碗,还用担心就业问题吗?”

    这样一个简单的疑问之所以能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可能与我国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现状不无关系。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大众的视野中,看到的是医药经济的持续景气以及医药人才招聘会火爆的场面,却很少有舆论关注中国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过程及现实的困惑。

    量 增

    由于存在技术门槛,在医药人才培养和输送上,高校教育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塑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数据显示,全国举办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3年,已有180所高校开设了本科药学教育,比1999年增长46.67%。
, http://www.100md.com
    尽管如此,这与社会实际需求依然存在矛盾和差距。作为医药产业大省的广东,在本世纪初的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一直居全国之冠。但2004年的一项样本调查表明,该省医药经营企业、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中,本科学历的药学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低于30%。尤其是在经营企业中,有本科学历者仅占9.5%。这明显不能适应医药行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需要。在2004年的“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忧心忡忡地指出,近年来一些行业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和行业中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医药专业人员的需求一直直线上升。以药师为例,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创办近百年,已培养药学专业人才10万余人,而在2000年前后,先后取得药师执照的仅约1.5万人,2001年上升为2.6万人。但相比日本每万人12名药师、美国每万人8名药师,差距甚大;对全国20多万执业药师的需求量而言,更是远远不足。

    而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却徘徊不前。2001~2003年,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社会人才需求预测不够,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培养数量不足,办学层次偏低”已成为我国专业药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硬伤。
, 百拇医药
    从这些情况看,在医药行业亟须启动“专业人才量增计划”。2004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制订了《我国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药学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10年目标要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数每年递增15%,使药学类高等教育年招生总数中本科以上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到40%~50%。

    直到目前,我国药学院校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仍供不应求,就业率均接近100%。从国内最大的医药人才供应基地——中国药科大学近3年的就业情况看,2004~2006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分别为99.82%、99.83%、99.93%,几乎实现全部就业。这与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质 变

    更艰巨的任务是,中国药学人才完成量增跨越必须与质变跨越同时进行。而后者显然更加重要。正如国内一位学者所言:“专业人才塑造关键是‘质’和‘内涵’,而不只是‘量’和‘表象’。”
, http://www.100md.com
    从世界范围看,药学人才的培养正呈现向临床药学职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趋势。1997年,美国药学会(AACP)制定的新的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到2005年,各药学院全面推行Pharm.D学位教育。这种学位以职业为导向,专业偏向临床药学。同时,药学教育的课程结构比例已发生较大变化,其中临床医学(包括临床药学)课程以及药学实践(包括药事管理)课程比重逐渐增加,而化学类课程大大削弱。

    显然,这一变化趋势不是向医学教育回归或向职业教育倒退,而是药学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预示着各国对药学学生的需求也将逐渐从制药工业、营销行业转向以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为主。而此前我国的药学本科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化学学科和制药工业,教育基本仍是化学模式。

    “职业趋势的发展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沈群红对记者说。

    药学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00年以后,已逐渐向培养药学“通用型人才”转变,培养口径拓宽,更加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此外,具体教学内容也在向“化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综合模式转变,课程设置也作出了相应调整。
, 百拇医药
    2000年,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代表,开始了21世纪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对我国药学科学发展现状和医药事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类型的药学人才模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研究型人才;适应医药生产、流通、管理、临床药学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项研究实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这仍然还处于一个摸索和试验的过程。在这期间,势必要面对新时期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现实中来自硬件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思想观念等种种现实难题的压力。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创办近百年,已培养药学专业人才10万余人,在2000年前后,先后取得药师执照的仅约1.5万人,相比日本每万人12名药师、美国每万人8名药师,差距甚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却徘徊不前,“社会人才需求预测不够,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培养数量不足,办学层次偏低”等问题已成为我国专业药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硬伤。, 百拇医药(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