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2162
科间会诊漏洞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13
     科间会诊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有关人员的业务技术专长,集思广益,以解决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工作特别是疑难、危重病的诊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今在各级医院,科间会诊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会诊指征掌握不严格。科间会诊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然而现在很多医生自身知识水平不全面,医疗基础知识“底气不足”,诊断疾病往往仅靠设备的检查结果,见病不见人,有时是为了规避医疗风险,甚至在没有进行必要体格检查的情况下就随意开出会诊请求,明显浪费医疗资源。

    (2)会诊拖拉、不及时。有的科室在收到其他科会诊邀请后,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科间会诊,拖拉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病人已经出院或者死亡,都没有完成会诊任务,因此而造成医疗纠纷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3)会诊资料准备不全。按照会诊工作的有关要求,邀请科室在应邀科室医师前来会诊前把相关资料包括详细病史和辅助检查资料准备齐全,但往往到了会诊时不是病史不够详细就是辅助检查结果未至,必然影响会诊质量,无法发挥会诊的积极作用。

    (4)会诊医师资质不足,会诊质量不高。按照有关要求,受邀科室应根据病人病情安排有相关诊疗经验的医师前去会诊,原则上不安排住院医师参与科间会诊工作。但是目前很多科室对会诊工作极不重视,经常派一名低年资住院医师前去敷衍了事,无法正确判断病情,有时还会造成误诊误治,存在相当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我们应该认识到院内会诊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诊工作管理。

    (1)提高全院对科间会诊工作的重视。会诊工作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重视作为医疗活动主体的医务人员的参与,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会诊工作的认识,这是全面提高会诊质量的基本前提。

    (2)加强会诊工作的制度落实,强化管理部门职能。医疗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会诊工作核心制度如会诊的时效性、会诊人员的资质、质量等的督察力度,加强过程质量监控,使会诊质量监控不留死角。对严重违反会诊制度并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造成后果的要严格处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改变“文字规定严、具体落实宽”的情况。

    (3)要建立会诊医师“准入制”,切实提高会诊质量。各科室应该制定各级医师会诊工作的“准入制”,规定其参与会诊工作的病种和范围,在应邀后按照病人的具体病情合理安排有资质的医师前往会诊,如此才能保证对每一个病例都认真负责。应邀方在每次会诊后应该认真分析病例,使会诊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 百拇医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罗诚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