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1812
民营药企海外“下注中国”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27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7.27
     “下注中国”,这是2006年美国《巴伦周刊》给出的口号,并称“从长远看,中国是具有最佳发展机遇的国家之一”。眼下,席卷全球的第六次并购潮方兴未艾,而这次并购浪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很多中国公司参与其中,包括武夷药业、同济堂、四川科伦等药企均在“走出去”中以不同的方式崭露头角。

    “中国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里面了,入世后的今天,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对于第一次深入参与这种国际资本狂潮的中国医药企业来说,这都是利用国际资本提升自己公司价值的最好机会。”美国万通投资银行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顾问王强如是说。

    并购潮不仅让国际资本市场处于一个极度亢奋期,同时也让中国药企获得了借助国际资本切入世界市场的最佳时机。今年以来,中国药企成功在海外上市或有此打算的消息不绝于耳。自武夷药业2月1日赴港上市为今年内地药企海外上市开了首球后,沈阳三生、同济堂、先声药业和昆明圣火等相继登陆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期间亦有外电称,四环药业亦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截至目前,上述6家药企海外上市募集金额已超过7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全年中国药企海外上市不足5亿美元的总融资额。
, http://www.100md.com
    美国曼哈顿资本集团副总经理陈智指出,在今年海外上市的几家药企中,同济堂、武夷药业和昆明圣火均是以中成药为主打产品,而沈阳三生药业是生物仿制药概念,四环控股以生产心血管药为主,先声药业则是以生产抗肿瘤药为主。分析人士指出,从总体看来,本轮海外上市热潮呈现出以民营药企为主流、中药概念持续升温的特点。

    民营药企渐成“留洋”主流

    2月1日,福州民营企业武夷药业于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成为今年内地药企海外上市第一股。此后,沈阳三生、同济堂、先声药业和昆明圣火等民营力量分别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纽交所主板市场,使得中国民营医药企业成为本轮海外上市热潮中的“留洋”主流。

    曾经有人对中国民营企业作出这样的评价:中国的民营企业蕴含着令人惊异的智慧和生命力。但是,融资却是当下令民企头疼的一道难题,而且融资难也成为制约民企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民企希望跳出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并逐渐将目光转移至资本市场。但由于目前国内A股市场仍在健全完善过程中,审批时间过长、审报上市条件过于严格等因素,使得不少企业进入A股市场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于是,许多民企自然把眼光投向了香港及海外的资本市场。
, 百拇医药
    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能够得到的利益显而易见。充沛的资金量、成熟的管理制度、轰动的品牌效应以及再融资的后续发展能力是企业选择上市地重点考虑的因素。一些企业选择海外上市,除了融资之外,另外深层的原因就是,要求越严格的证券交易所越能给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作为中国在纽交所第一只化学生物药概念股的先声药业总裁任晋生曾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海外上市更大的好处在于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其经过国际会计师审计认可的财务报表,不仅能确保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同时亦可大幅度提高企业形象,获得供应商、销售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刮目相看;有助于开拓全球市场、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在更高的层次上开拓业务等等。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张仕元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由于全球医药行业最近18个月来的增长态势不甚理想,国内具有资本优势的企业如果此时通过资本渠道进入境外医药市场,可能会获得比较多的资本运作机会。从今年中国股市来看,医药板块年初的总市值为2200亿元,截至目前,总市值涨幅已经接近2倍,表现远强于大盘。医药行业的高成长性已经彰显无遗,无疑给各路资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加之中国医药企业本身存在较强的资本需求,可以预见未来整个市场的资本活跃程度。
, http://www.100md.com
    中药概念勇闯海外市场

    陈智指出,2007年海外上市的医药企业家数及总融资金额均要超过往年。其中,同济堂、武夷药业和昆明圣火均是以中成药为主营,其顺利通过上市审批,显示出海外资本市场对中药概念的青睐日渐升温。

    他表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内在的资本需求使其成为资本角逐的沙场,大投资、大并购此起彼伏。随着2006年风险投资将视角转向高增长性的行业,其与中国医药企业的结合进一步催生了中国医药企业的海外上市潮。分析近几年代表着海外投资者偏好的风险投资参与的医药企业,可以发现这些企业的一些共同点——陈智指出,从被投资企业所处的细分行业来看,中成药、生物医药、抗肿瘤药等具有未来成长前景的医药生产企业是投资者首选领域。

    据悉,以中药概念在港上市的武夷药业招股期间,港股市场多只内地医药股亦被轮流炒高,股价上落波幅巨大。截至1月31日收盘,同样在港上市的内地中药企业广州药业(0874.HK)的往绩市盈率为27.5倍,中国制药(1093.HK)则为13.3倍,同仁堂科技(8069.HK)的市盈率在12倍左右。随着武夷药业招股结果公布,该股面向散户发售部分共获得了160倍的超额认购,其国际配售也获大幅超额认购,并最终以1.8港元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在启动回拨机制后,武夷药业公开发售的股数调升至2.226亿股(占发售总数的50%),估值相当于全面摊薄市盈率26倍。其以民营中药企业的身份在港上市之初即跑赢中国制药和同仁堂科技,与广州药业齐头并进。
, 百拇医药
    其后,被称为纽交所中药第一股的同济堂,在公开招股时则遭到投资者的冷遇。其IPO定价一调再调,由最初定价区间由15~17美元下调至12~14美元,但其最终以10美元价格的IPO亦不甚理想,开盘当天即跌破发行价,此后表现一直不佳,并一直在发行价左右迂回,截至7月24日,同济堂收盘价为11.85美元,较发行价涨幅仅18.5%。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于中药概念不如香港股市投资者清晰,同时,由于香港市场一直对中药青睐有嘉,两地投资者对中药概念的信心由此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纽交所亚太区执行董事赵一力表示:“海外上市的条件因为上市地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历史最为悠久、资金最为集中、发展最成熟的证交所之一,纽约证券交易所有一套成熟的严格的标准。”

    知易行难

    据赵一力介绍,纽交所含有主板市场和高增长板两个市场,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一个主要标准是企业3年盈利总计1000万美元,倒数第三年和倒数第二年的盈利都不低于200万美元;企业也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标准申请上市,即3年盈利1200万美元,不要求倒数第三年盈利,但要求申请当年盈利达到700万美元。而在纽交所高增长板上市的标准则是财务净资产1500万美金,连续2年以上都盈利100万美金;或者净资产3000万美元。同时,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财务和信息公开的标准。不过,从资料筹备完善递交审批到上市批准只需3周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此苛刻的条件带给成功上市企业的亦是物有所值。
, http://www.100md.com
    拥有多年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经验的英国益华证券企业融资主管沈强分析指出,拥有高新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将特别受英国投资者的青睐,“世界上很多大型医药企业总部都在伦敦,因而英国的证券研究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比较了解,也更容易发现这类企业的价值,从而鼓励投资人投资这个股票。”他表示,国内企业并非实力雄厚就能实现海外上市,首先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准备好财务报表等文件资料,用国际投资者认可的具体数据说话。伦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企业资金规模并无太大限制,但企业能提供出区别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业务,才能更好地吸引投资者目光,实现成功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药业的价值正逐渐被世界认可,不管其价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可以确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是国际投资者追捧的热点。

    链接

    主要海外资本市场简介

    美国证券市场的主板市场是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该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为交易国家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一般是知名度高的大企业,公司的成熟性好,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又较长的历史存续性和较好的回报。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该市场的投资人一般都是风险规避或风险中立者。
, http://www.100md.com
    二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截然不同,主要注重公司的成长性和长期盈利性。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普遍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风险、高回报、规模小的特征。按交易额排列,纳斯达克已成为仅次于纽约证交所的全球第二大交易市场,而上市数量、成交量、市场表现、流动性比率等方面已经超过了纽约证交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英国全国性的集中市场,它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吸收欧洲资金的主要渠道;与美国不同,英国的二板市场AIM(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是由伦敦交易所主办,是伦敦证交所的一部分,属于正式的市场。其运行相对独立,是为英国及海外初创的、高成长性公司提供的一个全国性市场。

    全国性的三板市场OFEX(Off-Exchange)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承担做市商职能的JPJenkins公司创办的,属于非正式市场,主要为中小型高成长型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服务。(水), 百拇医药(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