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中华医道
编号:11467583
中医现代化悖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0日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

    20世纪对中医学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有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后是有50年代对中医的排斥、歧视,60、70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继而有80年代以来对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如何现代化的追问。的确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医是到了该彻底反省、认真总结的时候了。

    近年来,提的最响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可是对如何现代化,却是见仁见智,争议不决。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医的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使中医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科学。简言之,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对这种观点已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并正引发一场论争。 本文认为中医现代化问题已构成一个悖论,那就是中医学要现代化就要科学化,就要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20世纪末的中医就处于这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 百拇医药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因为不科学,所以才要科学化。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界定,已出现很多种定义,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探讨,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就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这三个要求。应该说上述第一种观点是宽泛的意义,第三种观点是严格的意义。

    就严格意义的“科学”而言,在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科学是在欧洲由16-17世纪那场“科学革命”形成的。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但认为它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经验性的准科学或前科学。董光壁认为李约瑟并没能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理论特征。他在研究了西方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之后,指出中国传统科学在秦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范式,并且联合开辟了宇宙图象之历法摸式、数学模式和物理模式之先河。其后传统科学的积累以其三次高峰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行为轨迹。结论是中国不仅有科学而是似乎也可以说有理论科学,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而是模型论的。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异的总源头是生成论与构成论的不同。东方以生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中国传统科学的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特征;西方以构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西方传统科学的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特征。①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室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必要遮遮掩掩,从理论特征上说,中医还不是一种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科学,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却是-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

    模型论科学把理论看作一簇与经验同构的模型,用模型化方法表达理论,用“同构”概念来说明理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和物理关系。模型的优势在于,除部分地包括对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外,还可以包含许多非实在因素对应的结构。模型是理论的一种逻辑演算形式,是一种理论化了的理论形式,其中的命题不一定要看成真的,但在它们的集合中必须是可逻辑推论的。运用模型可以从原始观察陈述出发,推论出尚未观察到的一些有关的命题,而这些推论的结果又可以成为新的初始命题,由此不断地去寻找越来越多的可观察性质。①

, 百拇医药     “模型论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自然地得出中医学是科学棗是模型论科学的结论。

    二、中医学建构的核心方法

    中医学采用模型的方法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模型论科学。有学者认为模型的方法也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②实际上两者采用的“模型'是不同的,中医学、中国传统科学采用的模型是思维模型,而现代科学采用的模型是物质模型。 所谓“模型”是指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

    物质模型是以某种速度、形式相似、人造或自然的模型实体去再现原型,物质模型是摸拟实验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思维模型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并且运用它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思想实验”,可分为形象的(唯象的)模型和符号的(标志性的)模型,前者是以理想的或想象的形态去近似地反映客体,后者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并按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去描述客体。
, http://www.100md.com
    现代西方生命科学主要采用物质形式的模型,如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和原型(人)之间的生理过程、病理过程、心理过程的某些相似为基础进行摸拟。

    中国传统医学,从《内经》开始采用思维形式的模型法(而不采用物质模型法),其思维模型主要有: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洛卦象数理模型,可统称为“象数符号模型”。而以阴阳五行为最基础模型,它是中医及整个中国传统科学建构的基础。这个思维模型是定性化的,并不用以表量,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不是作为严格的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和推论的依据。③

    三、中医理论(概念)研究的误区

    中医学概念如阴阳、气、脏腑、藏象、经络、证,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医现代化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按照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科学概念不应该是抽象的、歧义的、模糊的,而应该有确切的、固定的、清晰的内涵。而中医理论概念却不符合这一要求,所以要以实证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些概念的“物质基础”,于是近年来这种以寻找“物质基础”为目的的中医科研课题全面铺开,并很容易获得各种科研基金的资助,与此同时,那些非实证、实验研究的课题则难以立项。
, 百拇医药
    然而那些对中医概念、中医理论进行现代阐释、科学研究的成果,却不容乐观。它给中医理论思维造成了一种新的混乱,给中医学制造了另一个悖论棗那就是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实证、实验方法既能证实中医概念的科学性,又能证实中医概念的非科学性。从而陷入中医科学研究二律背反的学术怪圈。

    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中医核心概念“脏腑”(“藏象”)现代研究的思路和结论。

    “脏腑”的现代研究,主要采用与西医解剖组织相对照的思路,将“藏象”看成是藏之于内的实质性脏器,不少研究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等同于西医的这五种脏器,如心被看成心脏,脾被看成是消化系统的器官,心包络被看成是心包膜,命门被看成是肾脏、是肾上腺皮质、是内分泌系统,三焦被看成是网膜或淋巴系统……将中医五脏关系理解为西医脏器间的关系,如肝与胆相表里就是“肝脏”与“胆囊”的解剖位置互为表里、两者功能互为联系;肝肾同源的缘由就是肝病患者具有骨性肾虚证表现,血钙、血磷及相关激素下降……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有关藏象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1. 心:对心气虚实质研究,从血液流变学、血浆cAMP(环核苷酸)含量,心肌图等方面与心气虚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心气虚患者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理之一。

    2. 肝:对肝阳上亢所致肝病的研究,选用神经系统、内分泌、血管紧张素、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等40项实验指标研究,认为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揭示肝与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密切关系。

    3. 脾: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是脾的物质基础,在脾虚失运(脾主运化)、脾主肌肉模型中,酶分泌下降,活性降低;揭示脾与植物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免疫、消化系统及三大物质代谢有关。

    4. 肾: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特征。
, http://www.100md.com
    5. 肺:肺气虚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量值及微血管传导值有改变,说明肺气是调节微循环物质之一。

    然而在脏腑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心主神明、心阳虚、心与小肠相表里、肝藏血、肝主疏泄、脾阴虚、肾主纳气、肾主耳、肾主骨生髓、肺主宣发又主肃降,等等,均没有很好的解释。

    这种研究的结果使中医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些人因为脏腑的某些方面在解剖组织学、生理学上找到了物质结构,于是喜形于色,赞叹古人的伟大,中医的科学!另一些人因为脏腑的某些方面找不到物质结构,于是妄自菲薄,甚至怒斥中医根本没有科学性!中医界成了理论思维最为混乱的领域之一。

    四、如何走出“悖论”的怪圈?

    本世纪的中医研究者应该而且能够为2l世纪的中医研究指出一条出路,以尽快走出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怪圈。笔者仅提出两点看法,以供专家讨论。
, http://www.100md.com
    1、认清中医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关系实在。

    上述寻找物质基础的中医科研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就是中医的气、阴阳、脏腑、经络、证是一种物质结构。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中医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关系实在。

    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以原子论为代表的希腊自然哲学,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始基。可以说重视实体物质的原子论、结构论是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西方哲学、西方科学出现了一股从物质实体论到关系实在论的思潮。爱因斯坦定域性的破坏,玻尔量子力学的再解释,时间与实在关系的论争,标志物质实在观的变革;物质的非物质化,“场”概念的提出,能量和质量、潜存和实存关系的表明,标志实体原则的扬弃;怀特海过程哲学、拉兹洛系统哲学以机体系统和结构不变等概念取代物质实体,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从“聚集”义上界说“物”;人本主义诸流派将物质概念心理化,等等,标志当代西方哲学对物质的两种勾消。④
, 百拇医药
    关系实在论是以现代科学、数学(包括几何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与东方传统思想背景也有着深刻的联系。与西方式的实体思维和实体逻辑相反,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以关系,即事物的相关性和相对性为中心的思想方法。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代表作《易经》就鲜明地显示了这一特点。《易经》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和阳这二元的组合来说明(分别用符号一一和一表示)。阴是消极性,在逻辑上是否定的,阳是积极性,是肯定。一切现象必须具有消极面和积极面,一切判断也必须具有否定和肯定(二值)。不过,应当强调,阴阳都并非实体,也并非事物所固有的本质。它们表示的正是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例如,男是阳,女是阴,这是相对于男和女这组关系而言的。如果对于双亲来说,男就成了阴,而对于子来说,母则成为阳。也就是说,阴和阳都不是一元谓词,而是从开始就作为二元谓词。④

    中医学的概念是对关系实在的描述,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如“气”是指生命运动的本源,生命运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阴阳五行”则是“气”的表达模型,代表相反相成的运动方式及其物质运动内部的关系;“脏腑”表示生命活动的五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而绝不是仅指组织器官;“经络”是生命运动走向及其调控、转换过程的路径……
, http://www.100md.com
    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不可通约性原则”,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概念范畴属于不同的范式,对应着不同的世界,没有同样的指称。因而那种寻找物质基础的藏象研究、经络研究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2.从非线性科学中获得启示,从中医自身规律出发寻求发展。

    目前中医科研借助的科学方法大多属于线性科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正在兴起的非线性科学尚无较多认识。

    线性和非线性本来是数学名词。所谓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的正比关系,用直角坐标形象地画出来,是一根直线。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解。非线性则指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败,非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不再是方程的解。非线性物理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参量的极微小变化在一些关节上可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可以促使空间规则性结构的形成和维持(如孤子、涡旋、突变面等)。
, http://www.100md.com
    近20年来非线性科学在探求非线性现象的普遍规律、发展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相干结构的孤子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引起的惊人的有序性;确定性系统的混纯使人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视而不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分形和分维的研究把人们从线、面、体的常规几何观念中解放出来,而面对更为多样而真实的自然;自组织现象和图形生成反映非线性地耦合到一起的大量单元和子系统中由于有序和混饨竞争而形成的时空组织或时空过程。③

    非线性科学混纯研究对于认知生命现象可能具有根本性的启发作用。非线性科学的系统性、自组织性、自相似性原理与中医的整体全息观念较为一致。当然作这种分析的目的不是比附,比附是没有出路的。以此论证中医的高明更是毫无意义的病态行为。我只是想说非线性科学或许给中医的发展会有某种启示作用。

    中医最终应当也只能按照中医本身规律发展。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劣,我认为中医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以及功能调整上,而西医的优势则体现在生命的物质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实质治疗上。就目前情况而言“中西医结合”还相当困难,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去设法求证自己是否科学,不是去用线性科学的方法寻找自己的物质基础,而是要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考虑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然后怎样去发扬这个优势,再也不要(实际上也不可能)处处与西医争短长、全面与西医相抗衡,否则,很可能下个世纪就再也没有中医了。

    参考文献 ①董光壁,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大难题的思考。易学与科学1998;3(2):2-4

    ②孙小礼,模型棗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哲学研究1993;(2):20一26 ③张其成,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24-27 ④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⑤来健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127-14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