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理论 > 《中国药事管理》 > 第八篇 中国医疗制度改革及对药品市场的影响
编号:11468212
第四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http://www.100md.com 《中国药事管理》
     一、农村是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

    1998年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中国农村占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的健康关系保护农业劳动力,保证中国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是1970年代中国农民自己创造出秋的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多种原因,前几年坚持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村只占全国农村的10%左右,多数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山区、贫困地区"缺医少药"。

    国家把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和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三大支柱。在1994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重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

    合作医疗制度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适度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农民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承担疾病风险。解决农民无钱看病、看不起病的问题。计划到2000年,在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

    三、农村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建设

    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城市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的活动。贫困地区卫生工作更为薄弱。除自然条件差外,疾病又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贫困人口的一定比例。中国政府把卫生扶贫、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城市派医疗队赴贫困地区巡回医疗,并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卫生事业。家村卫生工作有了明显加强。在农村药品供应渠道方面,采取医药商业企业下伸网点、人口衡少地区巡回送药、委托卫生院、供销社代办等办法解决农村药品供应渠道不畅问题。

    四、农民对健康有更高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1978年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为2.5亿人,1998年减至4800万人,计划到2000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居民均纯收入,1978年134万元,1997年达2090元。农民生活大为改善,已由吃饱转为吃好,主食份额下降,副食份额上升,并注重营养;从买布制衣向购买成衣转变,并追赶求款式、花色、质量;住房由户均8.1M2增至22.5M2,质量提高;耐用消费品品种数量增加。农民生活大大改善,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法语,开始重视卫生保健的投入。

    五、农村是中国医药经济新增长点

    农村占中国人口四分之三,目前只占药品销售额的四分之一。随着农村卫生工作的加强,农村是

    中国医药经济的新增长点。

    城乡疾病有所不同,城乡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水平不同,城乡人民经济收入有差距,因此农村用药和城市用药也有不同要求。,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