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与临床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6kb)。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与临床诊治分析
郑悦亮 张美齐 陈欣 蔡文伟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联系电话13958024658 浙江杭州 31000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传统的分类几乎都常将其归为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当前,有学者将GIST 定义为原发于消化道,表达c-kit蛋白(CD117) ,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的间叶性肿瘤。为进一步提高对GIST 的认识,作者结合有关的资料,分析了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例胃肠道间质瘤,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组42 例,其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19岁-73 岁,平均51.7岁。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24 例,其中位于胃底部8例,胃体部13 例,胃窦部3例;小肠间质瘤14例,其中位于十二指肠1例,空肠7例,回肠6例;结肠间质瘤2 例;直肠1例;横结肠系膜1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乏力。
1.2 术前诊断
24例胃间质瘤中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超声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间质瘤3例, 21例诊断为实质性肿块。DSA发现小肠肿块8 例,其他的检查有消化道X线造造影及B超、CT等。
1.3 治疗方法与预后
4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行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3例,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例,胃壁楔形切除术18例,小肠部分切除术11 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2 例。行肿块切除5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5年,平均生存期3.6年。
1.4 病理结果
42例中病理示恶性14 例(33.33%),良性12 例(28.57%),潜在恶性16例(38.1%)。 42例的免疫组化结果(38例CD117(+)(90.47%),32例CD34(+)(76.19%),28例CD117(+)/CD34(+),4例CD117(-)/CD34(+),10例CD34(-)/CD117(+)。15例SMA(+)(35.71%),10例S-100(+)(23.81%)。
2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粘膜下的一种罕见肿瘤,大多数学者认为它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起搏细胞)。对胃肠道间性叶肿瘤的认识,主要经历了4 个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80年代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90 年代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gastrointestinal autonomic nerve tumor ,GANT) ;以及90 年代末的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cema-ker cell tumors,GIPACT) [1] 。近几年,由于c-kit抗体的出现,它可以对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 进行特异标化,同时也可在胃肠道间质瘤得到理想的阳性标记,于是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源于ICC 的可能。由于发现ICC 行使胃肠道运动的起搏功能,因此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也就产生了[2] 。有学者将GIST定义为原发于消化道,表达c-kit蛋白(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的间叶性肿瘤。人们研究发现多数胃肠道间质瘤存在c-kit基因突变,这是一种获得功能性突变,即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产物具有不依赖与生长因子配体的特性,可以独立地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细胞内信号地转导而导致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这一现象使得人们推测获得性突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并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3] 。
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乏力。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内窥镜、CT 、消化道造影、DSA、B 超或超声内窥镜是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内窥镜检查可显示粘膜下或外在压迫的肿块,表面有粘膜,可伴有出血或溃疡的征象,但内窥镜下活检常不易取得肿瘤组织,可能仅为正常粘膜或炎性坏死组织。本组24 例仅有3例术前经内窥镜活检确诊。DSA发现小肠肿块8 例,腹部CT可见管腔缩小、狭窄,局部管壁增厚及软组织肿块影。B 超、CT 对诊断有帮助,但都达不到确诊的目的。本组术前确诊率只有7.1%。故应用多种手段结合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除病理形态学以外,免疫组化对于其最终确诊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胃肠间质瘤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瘤,神经性肿瘤类似,光镜下非常难以区分,因此GIST 的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化检查。几乎所有的GISTs 都表现为CD117 的弥漫性强阳性, 而约70%~80%的GISTs有CD34阳性 ......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与临床诊治分析
郑悦亮 张美齐 陈欣 蔡文伟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联系电话13958024658 浙江杭州 31000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传统的分类几乎都常将其归为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当前,有学者将GIST 定义为原发于消化道,表达c-kit蛋白(CD117) ,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的间叶性肿瘤。为进一步提高对GIST 的认识,作者结合有关的资料,分析了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例胃肠道间质瘤,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组42 例,其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19岁-73 岁,平均51.7岁。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24 例,其中位于胃底部8例,胃体部13 例,胃窦部3例;小肠间质瘤14例,其中位于十二指肠1例,空肠7例,回肠6例;结肠间质瘤2 例;直肠1例;横结肠系膜1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乏力。
1.2 术前诊断
24例胃间质瘤中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超声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间质瘤3例, 21例诊断为实质性肿块。DSA发现小肠肿块8 例,其他的检查有消化道X线造造影及B超、CT等。
1.3 治疗方法与预后
4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行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3例,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例,胃壁楔形切除术18例,小肠部分切除术11 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2 例。行肿块切除5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5年,平均生存期3.6年。
1.4 病理结果
42例中病理示恶性14 例(33.33%),良性12 例(28.57%),潜在恶性16例(38.1%)。 42例的免疫组化结果(38例CD117(+)(90.47%),32例CD34(+)(76.19%),28例CD117(+)/CD34(+),4例CD117(-)/CD34(+),10例CD34(-)/CD117(+)。15例SMA(+)(35.71%),10例S-100(+)(23.81%)。
2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道粘膜下的一种罕见肿瘤,大多数学者认为它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起搏细胞)。对胃肠道间性叶肿瘤的认识,主要经历了4 个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80年代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90 年代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gastrointestinal autonomic nerve tumor ,GANT) ;以及90 年代末的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cema-ker cell tumors,GIPACT) [1] 。近几年,由于c-kit抗体的出现,它可以对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 进行特异标化,同时也可在胃肠道间质瘤得到理想的阳性标记,于是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源于ICC 的可能。由于发现ICC 行使胃肠道运动的起搏功能,因此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也就产生了[2] 。有学者将GIST定义为原发于消化道,表达c-kit蛋白(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的间叶性肿瘤。人们研究发现多数胃肠道间质瘤存在c-kit基因突变,这是一种获得功能性突变,即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产物具有不依赖与生长因子配体的特性,可以独立地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细胞内信号地转导而导致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这一现象使得人们推测获得性突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并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3] 。
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乏力。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内窥镜、CT 、消化道造影、DSA、B 超或超声内窥镜是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内窥镜检查可显示粘膜下或外在压迫的肿块,表面有粘膜,可伴有出血或溃疡的征象,但内窥镜下活检常不易取得肿瘤组织,可能仅为正常粘膜或炎性坏死组织。本组24 例仅有3例术前经内窥镜活检确诊。DSA发现小肠肿块8 例,腹部CT可见管腔缩小、狭窄,局部管壁增厚及软组织肿块影。B 超、CT 对诊断有帮助,但都达不到确诊的目的。本组术前确诊率只有7.1%。故应用多种手段结合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除病理形态学以外,免疫组化对于其最终确诊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胃肠间质瘤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瘤,神经性肿瘤类似,光镜下非常难以区分,因此GIST 的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化检查。几乎所有的GISTs 都表现为CD117 的弥漫性强阳性, 而约70%~80%的GISTs有CD34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