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1496
“集中度”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8.10
“集中度”难题

     “总量增长,结构变化,行业集中,模式转型”,这是奇锐对于中国医药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今天,本版编发的《工业百强竞争力面临考验》一文,充分验证了笔者的这一观点——即对中国药业来说,产业集中度(特别是工业集中度)提升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通过百强企业集中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质的东西:

    其一:商业良性发展源于市场化。在医药业产业链条中,最市场化的医药商业由于竞争激烈,业务需要规模效应,尽管有进入壁垒,但这几年市场集中度提升得最快,不但百强商业集中度一直在上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九州通为代表的明星民营商业公司。而依靠着明星企业的带动,医药商业最可能在零售、商业、工业三个环节中,最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医药商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表明:医药业的良性发展,还是需要依赖市场化,而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提供充分公平、运作透明的游戏规则,并成为良好的“裁判员”。

    其二,医药工业提升集中度成为难题。与商业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工业企业产业集中度的呼声很高,但2006年相比于2005年来说,集中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下滑趋势,百强企业整体销售规模占我国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34.60%下滑到2006年的32.92%。医药工业集中度的下滑值得大家警惕,也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医药工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医药工业集中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药品研发的缺陷,导致药业出现系统性问题,产业门槛过低、不能建立良性的竞争导向是根本原因;二是领先的工业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是基本原因,特别是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后,对于药品研发报批已提高了要求,这对于以做仿制药为主的民族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三是药品定价机制缺陷、医药不分家等仍制约着产业的良性发展,对此应予重视。不过奇锐也认为,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进度加快、药监不断强化,对工业集中度的上升,我们可以谨慎地乐观。

    药业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医药工业的竞争力上;除了中药工业,更能凸显医药工业竞争力的,应该是化学制药工业和生物制药工业——能不能研发出先导型药物、能不能打造“重磅炸弹”、能不能进入国际规范市场,是一国医药业竞争力的最直接的体现。而民族制药工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强大的研发能力则要求产业具备更高的集中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工业集中度的提升攸关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业的兴衰,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其三,中国药业仍有极大的发展机会。从数据看来,药业产业链条中间的工业、商业、零售3个环节集中度都相当低。低集中度虽然意味着挑战,但奇锐认为,当前主要面临的是机遇。对于民族药企来说,在当前相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利用资本杠杆、整合并购来促进企业良性快速发展,恰逢其时。从这个意义来说,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年中,将是药业强者的好时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