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3580
期待更多临街店铺开门送凉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13
     7月30日《东方早报》报道,极端热浪再袭申城,29日从早上8时起,气温便一路飙升,至午后2时18分,气温升至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值39.6℃,成为73年来最热的一天。

    近几年,高温已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普遍性自然灾害,它和海啸、洪水一样已经被纳入自然灾害范围。在这种灾害面前,政府、个人、商家都应该具备必要的救助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热情送凉。特别是对那些弱势群体,这种“凉爽关怀”更不可或缺。

    笔者7月中下旬在上海旅游期间,有一天气温达到了36℃。逛完南京路后,还不到下午4点钟,为了等待欣赏黄浦江夜景,笔者只得在街上打发时间。这时,笔者抱着的一岁半的孩子睡着了,听导游说,黄浦江沿岸的银行可以纳凉,于是,笔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纳凉。结果只有一家工商银行允许,而其他几家银行,包括外资银行,都委婉拒绝了。

    这些店铺之所以拒绝“送凉”,可能因为商铺不是公共场所,没有提供“凉爽关怀”的义务,或者害怕大家都来纳凉,会影响生意。殊不知,在公共需要面前敞开胸怀,是商家不能缺少的公共道德品质。即使大家都来纳凉影响了一时的生意,却会给银行带来很好的口碑,这种口碑是今后发展业务的最好保障。从长远看,商家不会吃亏,仍是赢家。

    前两天还有一则新闻,某家书店在高温来临的时候,对那些前来避暑的人包括农民工,都非常欢迎。店主说:“只要他们进入我的书店,就是我的顾客,我就要欢迎他们。”这家店主履行的是一种厚道的商业道德,将自我需要和公共需要融合在一起,将赢得利润建立在服务公众的平台上。良好的口碑一定会给这家书店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

    高温来了,让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家书店,为那些需要纳凉的高温受灾者,为那些高温求助者,送上我们心头的关怀,让我们这个社会处处充满温暖和关爱。

    文/雷泓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