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秋季 > 秋燥
编号:11483305
巧用中药治疗秋燥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20
     夏去秋来,转眼又到了秋燥症多发的季节。秋燥症是指秋季气候干燥,空气缺乏水分,人体吸入干燥空气后所致的一种秋日病。中医学称之为燥邪,认为其性干涩,易伤津液、肺脏,且多从口鼻而入,致病多从肺卫开始。由于患者感受燥邪的时间不同,故有温燥、凉燥和内燥之分。而大多数患者和一些非中医专科医生对秋燥症了解不够,以致误诊、用药不当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搜集并整理了几个秋燥症先被误诊误治,后改用中药治疗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药店药师在遇到前来购买药品治疗下列病症的顾客时,不妨提醒其到医院看中医,确诊是否患了秋燥症。

    ■温燥用药原则——润燥止咳,生津退热

    案例1:25岁的李先生去年入秋后常出现口唇干裂、口渴咽痛等症状,他自我诊断为“内腹热”,到某药店购买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口服3天未见好转。随后,李先生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干咳无痰、呼吸不畅、小便短赤和大便秘结等症状。最近又出现发热(低热)、出汗和头痛等症状,故到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首诊医生诊断他为“感冒”,给他进行抗菌、抗病毒和解热镇痛等治疗10天未见效,故李先生到某药店咨询中药师。中药师根据初秋季节特点,结合李先生口唇干燥、干咳无痰和低热的主要症状,考虑为秋燥症(温燥),建议他改用中药治疗。李先生接受中药师建议,改用中药治疗2天后症状缓解;7天后症状渐渐消失;巩固治疗14天至今未见症状复发。
, 百拇医药
    提示:中医学认为,初秋天气尚热,故易感温燥。温燥为初秋之主燥,症见口唇干裂,鼻燥出血,口渴咽痛,眼红目眩;干咳无痰,或痰稠难咯,或痰中带血,伴喘息如牛,胸痛如刺;毛发干枯,指甲反翘,小便短赤,大便结粒;舌红苔干无津,脉细数;或伴有发热、出汗和五心烦热等温热症状。治疗原则:润燥止咳,生津退热。处方用药:润燥退热汤加减。干渴重者加生地、芦根;咳血多者加小蓟、白芨;便秘重者加大黄、麻仁;发热、五心烦热重者加柴胡、青蒿等。此外,还可用利咽清凉饮或葛根山药降火汤等煎服。成药可口服喉痛灵冲剂、化燥祛热口服液或润燥解热降火丸等。口唇裂可涂甘油制剂。

    ■凉燥用药原则——利咽润喉,清凉化燥

    案例2:44岁的张女士去年入秋后渐渐出现唇干舌燥、鼻干结痂和痂难脱落等症状,她自我诊断为“鼻炎”,到某药店购买鼻炎胶囊口服7天未见效。半个月后张女士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咽痛声嘶、干咳少痰、痰白黏稠、痰带血丝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她担心患了“咽喉癌”,故急到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医生诊断他为“咽喉炎”,给予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和止血等治疗15天未见效,故到某三甲医院中医科看中医。医生根据晚秋季节特点,结合张女士口干舌燥、鼻干结痂、咽痛声嘶和手足冰冷等症状,考虑她为秋燥症(凉燥),建议改用中药治疗。张女士接受建议,改用中药治疗1天后症状缓解;3天后症状消失。之后巩固治疗7天,随访1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 百拇医药
    提示:中医学认为,深秋转凉,易感凉燥。凉燥为深秋之主燥,症见唇干舌燥,鼻干结痂,痂难脱落,口渴咽干,咽痛声嘶;干咳少痰,痰白黏稠,或痰带血丝,或胸闷不舒,胸痛隐隐;毛发干涸,小便赤长,大便干燥;舌黄苔干少津,脉细弱;或伴有发冷、无汗和手足冰冷等凉寒症状。治疗原则:利咽润喉,清凉化燥。处方用药:甘草固卫化燥汤。唇鼻干结明显者加辛荑花、升麻;咽喉疼痛明显者加桔梗、连翘、金银花;胸闷胸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丹参;咳血多者加云南白药、鸡血藤;发冷、手足冰冷者加当归、山萸肉、桂皮。此外,还可用温凉生津散或冬瓜淮山润燥汤煎服。成药可用凉燥丸、利咽润肺冲剂和二地化燥散口服。口唇干燥者可用润唇膏。

    ■内燥用药原则——生津补血,补阴祛燥

    案例3:52岁的何大伯既往患有肝炎、肾炎、冠心病和关节炎等疾病,去年入秋后渐渐出现口唇干涸、鼻塞不通和口咽生疮等症状,因口咽之疮触之剧痛,故何大伯惧怕进食,因此营养不良,日渐消瘦。1个月后何大伯上述症状加剧,并出现剧烈咳嗽、痰色青黑、痰中带血等症状,故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何大伯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胸闷憋喘、阵发疼痛、毛发脱落、小便无力、大便不出以及心悸、胁痛、腹胀、哮喘、尿少等症状,初步考虑为“全身性疾病”,让他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对何大伯随后的检查,未见肝、肾、心、关节等器官损害加重,且症状未见进一步恶化,故何大伯要求出院。出院后何大伯到某药店咨询中药师。中药师根据季节特点,结合何大伯口唇干涸生疮、痰色青黑、痰中带血和检查未见器官损害加重的情况,考虑为秋燥症(内燥),建议他改用中药治疗。经改用中药治疗8天后,何大伯症状缓解;15天后症状消失。之后巩固治疗15天,至今未见症状复发。
, http://www.100md.com
    提示:中医学认为,汗吐下太过,伤耗津液;或失血太多,久病耗伤津血,热病伤阴后所致的秋燥为内燥。内燥为病后之主燥,症见口唇干涩,鼻干息微,口咽生疮,触之剧痛,畏惧进食;咳多痰少,痰色青黑,或痰中带血,胸闷憋喘,阵发疼痛;毛发脱落,小便无力,大便不出;舌黑苔裂无津,脉细无力;或伴有心悸、胁痛、腹胀、哮喘和尿少等五脏内燥症状。治疗原则:生津补血,补阴祛燥。处方用药:安补五脏汤加减。口渴津枯重者加生地、沙参、玉竹、麦冬、鲜芦根;心悸重者加川芎、丹参;胸胁重者加延胡索、当归;食少腹胀便溏者加陈皮、山楂、枳实;咳重者加半夏、桔梗、杏仁;水肿明显者加泽泻、猪苓、冬瓜皮;四肢关节疼痛重者加独活、秦艽、牛膝;便秘重者联用大黄苏打片或上清丸。成药可酌情使用归脾丸、肾气丸、补心丹或六味地黄丸等。外用清秋润唇膏。

    除此之外,秋燥症还可酌情选用其他中成药,如咽痛者可含服西瓜霜含片或草珊瑚含片;干咳者可口服桔梗片、咳停片;咳血者可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发热者可口服润燥解热冲剂;声嘶者可口服清音丸;胸闷喘息者可口服麻杏止咳片;毛发脱落、小便无力者可口服肾气丸;大便不出者可口服大黄苏打片或上清丸等。需要提醒的是,秋燥症并非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故无须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

    (陈金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