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2期
编号:11480905
皮下埋置避孕剂与某些药物有相互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2期
     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公告今年第4期报告称,肝酶诱导性药物能降低避孕药物的效果,包括皮下埋置避孕剂,从而导致意外妊娠。

    有资料显示,澳大利亚自2001年至今共使用了370173份内含依托孕烯的皮下埋置避孕剂(Implanon)。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委员会(ADRAC)数据库有594份涉及Implanon的报告,其中32份报告了Implanon和其他药物之间有可疑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意外妊娠。

    与Implanon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并导致避孕失败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26例),苯妥英钠(4例),甲基苯巴比妥(1例)和利福平(1例)。这4种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是肝脏中CYP3A4和Ⅰ、Ⅱ阶段酶系的强力诱导剂。酶诱导剂可能会降低依托孕烯的血药浓度,而依托孕烯和其他类固醇类避孕药类似,均被CYP3A4催化。

    Implanon的产品说明书建议,正接受任何上述药物或其他肝酶诱导药物短期治疗的妇女,应当在Implanon之外临时采用屏障方法,在合并用药期间和停用药物之后至少屏障7天。对服用利福平的妇女,在服药期间和停药28天之内仍需采用额外的屏障方法。

    妇女如接受长期肝酶诱导药物治疗,临床医师应取出Implanon,同时采用其他非激素类的避孕方法。, http://www.100md.com